從黃河北向南遠望,皋蘭山如翠屏橫亙,是蘭州人休閑納涼、感受自然的好去處。今年以來,蘭州市城關區持續依托皋蘭山資源稟賦,推進“煙雨蘭山”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精心繪制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當晨曦穿透薄霧煙雨,蜿蜒的伏直公路纏繞山間如絲帶,綠意盎然的山坡上農舍錯落有致,一座融合了生態和文化、產業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在蘭山這片大地上崛起。

規劃為先 擘畫山水田園新圖景
立足“城市后花園”的定位,城關區對標重慶南山、香港太平山等國際知名山地景區,聘請北京土人、浙江華農等頂尖規劃設計團隊,以國際視野謀劃每一寸土地的發展藍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煙雨蘭山”藍圖勾勒出“嵐居、嵐業、嵐游、嵐景”四大功能板塊,并將2713畝可開發土地劃分為文旅核心區、生態居住區和農業體驗區。
規劃團隊深入6個行政村,踏遍溝壑梁峁,遵循整體規劃、分片布局、系統提升原則,致力于將傳統村落保護與現代文旅開發融合。
城關區全力推動皋蘭山EOD項目落地重點引進深圳歡樂星城,并統籌推進蘭山綜合性文旅項目、五泉紅泥溝與東李家灣棚戶區改造等工程。通過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全力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區域示范創新標桿,提升區域發展能級。

建設提質 編織美麗鄉村新經絡
驅車行駛在改造后的伏直公路上,瀝青路面平坦如砥,太陽能路燈沿途點亮,觀景平臺、休閑驛站錯落分布。為打通山體脈絡,城關區以“內外雙環—四通道”為核心,投資4460萬元,力爭8月底前完成蘭山片區11項28.15公里公路提升改造;投資4845萬元,力爭10月底前完成大蘭山景區道路建設項目。同時新建長11.5公里、寬10.2米的紅山根至民族村公路,打通皋蘭山第二通道。伏龍坪街道干部回憶,昔日的農村路,今朝變得路暢景美,皋蘭山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環境整治攻堅戰同步打響。在“3331”行動中,4900平方米危舊房夷為平地,4500平方米違章建筑應聲而倒,2710噸積存垃圾清運一空。村民王大媽指著自家翻新的院墻說:“政府幫我們修了花壇、粉刷墻面,現在出門就是風景。”20公里景觀綠化帶蜿蜒山間,6462株側柏云杉迎風挺立,29.6公里花帶四季常新,381處“四小園”,構建環山“美麗廊道”,皋蘭山正蛻變為“城市生態綠肺”。
特色民居改造是點睛之筆。城關區通過“蘭派民居”的試點改造,青磚灰瓦、飛檐翹角,既保留了傳統建筑元素,又融入現代居住功能。市民王先生的看著改造后的房屋表示:“這既保留了北方民居的厚重感,又通過挑檐弧度增添了靈動氣息,這方寸之間盡顯傳統智慧與現代匠心的交融,讓人感受到‘蘭派’房屋的傳統文化血脈的延續與創新。”

產業賦能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夜幕降臨,頭營村道路沿線燈火璀璨。城關區不斷推動農家樂迭代升級,從1.0的基礎餐飲,到2.0增加體驗項目,再到3.0升級為綜合文旅模式,泊云灣露營小鎮、遇見庭院、逅來、漫山等173家農家樂不斷完成迭代升級,形成“一戶一景、一店一品”的產業矩陣,不斷“圈粉”各地游客,讓他們都能在蘭山盡享愉悅時光。
農文旅融合催生新業態。在煙雨蘭山·美麗梯田,油菜花與中藥材交織成金色畫卷;在智慧農業園,物聯網技術精準調控溫濕度;在非遺工坊,蘭州刻葫蘆、剪紙等技藝煥發新生。

治理創新 構建和美鄉村新秩序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根基。在頭營村黨群服務中心,電子屏實時顯示著村務公開信息。“我們完成了經濟責任審計,村集體資產權屬全部歸位。”村黨支部書記展示著“三資”管理平臺,每筆收支都清晰可查。通過“田字型”治理體系,矛盾糾紛化解率逐年提升,“十破十立·移風易俗”活動讓彩禮金額不斷下降。
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城關區完成伏龍坪街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力推進示范帶5個村8292畝土地完成延包,村民領到了“紅本本”。圓滿完成全國“村集體資產權屬歸位、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賬務分設”試點改革任務,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現在辦事有章法,發展有底氣。”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
站在皋蘭山巔俯瞰,黃河如帶,城市如畫。城關區以“煙雨蘭山”為筆,在鄉村振興的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規劃藍圖變為現實畫卷,傳統村落煥發時代光彩,綠水青山化作金山銀山。這里,正以“先行示范”的姿態,書寫著新時代蘭州鄉村振興的華章。(楊揚 文/圖)
- 2025-07-02甘肅:納稅以“信”為本 益企樂享其“誠”
- 2025-07-02華亭安口鎮朱家坡鄉村旅游果蔬采摘月活動開幕
- 2025-07-0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職工子女托管班獲省級標準化認證
- 2025-07-02慶陽:以稅為筆 繪就文旅發展新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