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甘肅民勤建“科技小院”守大漠“糧倉”

2025-07-04 17: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7月4日電 (馬愛彬)7月初,玉米生長進入大喇叭口期(玉米生長過程中對水肥需求量最大的時期),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薛百鎮田間地頭,在精準供應水肥的前提下,當地種植戶種植的玉米莖稈敦實、葉片油綠。

  “配合滴灌分次施肥玉米增密種植技術,既能保障玉米的群體密度合理,還能有效延緩后期早衰發生。”“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以下簡稱“科技小院”)成員呂美萱蹲身檢測土壤墑情,在滴灌帶旁向種植戶講解水肥管理要點。

  7月初,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科技小院成員正在開展玉米密植早衰調控技術研究。馬愛彬 攝

  和呂美萱一樣是科技小院成員的賀彬彬扎根西北辣椒試驗田,探究硝化抑制劑在地膜覆蓋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對氧化亞氮(溫室氣體)的抑制效果。

  “氮肥增效劑還能同步提升氮肥利用率,為西北農業綠色高產探路,也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農科力量。”她表示,該成果將助力西北農業減排增效、高質量發展。

  由中國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建設的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是民勤縣深化“科技強縣、人才興縣”戰略,推動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在薛百鎮,科技小院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不僅為農戶輸送優質品種與先進技術,更構建起覆蓋糧食生產全流程的完整產業鏈條。

  同時,它還在農機技術革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在科技小院的引領帶動下,薛百鎮逐步摒棄傳統“經驗種田”模式,加速邁進“科技種田”新時代,朝著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穩步邁進,實現農業發展的深刻轉型。

  圖為科技小院成員開展研究,探索硝化抑制劑在覆膜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對氧化亞氮的抑制效果。馬愛彬 攝

  “科技小院的專家教授、研究生開展科學施肥增效的試驗研究,并圍繞農作物‘耕、種、管、收’的全程提供技術跟蹤服務,幫助當地農民改良技術、提高產量,還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與企業前來共探技術改良與產業結構升級。”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紹說,產學研模式既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撐,又培養出更多“新農人”。

  農技中心本土專家與教授、研究生在田間地頭緊密協作,通過“土洋結合”的傳幫帶與技術碰撞,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與新鮮活力。

  民勤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邱旭美表示,科技小院不僅是科研基地,更是人才孵化器。其創新構建了“高校科研團隊+企業基地+鄉村實踐”三位一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受騰格里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兩大沙漠夾擊,農業發展長期面臨生態約束與技術瓶頸的雙重挑戰。如今,傳統種植模式轉型迫在眉睫,節水技術推廣、沙產業開發等領域人才嚴重短缺。人才引育已成為守護民勤“糧倉”、打破發展困局的關鍵所在。

  圖為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試驗田。馬愛彬 攝

  近年來,民勤縣充分發揮人才驅動在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創新中的引擎作用,積極引進科研機構落地落戶,先后成立甘肅省民勤沙塵暴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干旱區鹽漬化研究站等科研站所。

  邱旭美表示,下一步,民勤將持續拓展科技小院聯通產學研、服務田間的紐帶功能。重點強化“校地企村”聯建深度,打造更多融合示范點;推動人才驅動與科技賦能協同發力,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加速成果轉化落地見效,構建全域覆蓋的技術推廣網絡。(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