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億嘉和集團與甘肅多識愛心基金會聯合承辦的“筑夢科技·放飛夢想”各族青少年研學活動在南京圓滿落幕。30位來自甘南草原的各族青少年跨越千里,在南京開啟了一場“鑄牢共同體意識 共筑科技強國夢”的研學之旅,通過科技探秘與文化溯源,深刻感悟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磅礴力量。

在億嘉和機器人產業園,孩子們近距離觸摸人工智能的前沿脈動——與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握手時的驚喜,聆聽佗道醫療工程師講解手術機器人如何守護生命的專注,觀看機械臂精準操作時的驚嘆,見證四足機器狗敏捷穿梭時的歡呼,讓草原兒女直觀感受到科技強國的硬核實力,更在心中播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種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物理實驗室里,志愿者講述的老戰機故事串聯起民族復興的奮斗歷程。當甘南少年桑吉卡親手調試無人機模型,望著盤旋的飛機模型喃喃道:“原來讓鐵鳥飛上天的秘密,藏在這些線圈里……”這個曾在草原仰望雄鷹的孩子,此刻觸摸到的不僅是航天科技的翅膀,更是各民族共同開拓創新、共筑強國夢想的精神傳承。
南京博物院里,從商周青銅到明清書畫,從非遺技藝到民俗瑰寶,孩子們在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中,深刻認同中華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攀登中山陵392級臺階,先輩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奮斗的足跡,讓家國情懷在心中厚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各族青少年共同敬獻花圈,含淚祈禱和平,更懂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歷經磨難而愈發堅韌的命運共同體。

研學途中,甘南青少年與億嘉和集團志愿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子結下深厚情誼?;Q的“小禮品”里,藏著草原與都市的雙向奔赴;共同折疊的紙飛機上,畫著牦牛與石榴的美好寓意——當這些承載著祝福的“飛機”一同飛向藍天,恰似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共同成長、攜手前行。 這次活動以科技為橋、以文化為媒,通過場景化體驗讓各族青少年進一步增強了“五個認同”,更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自覺追求。甘肅多識愛心基金會理事長才旺瑙乳表示,未來將持續拓展此類研學項目,讓更多西部各族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共同體的力量,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青春動能。
- 2025-07-08人大代表代言!秦安蘋果亮相北京西站 借樞紐流量拓寬全國市場
- 2025-07-08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達2136個
- 2025-07-08走進中國首座隧道博物館
- 2025-07-08推進“一村一品” 培育“銀發經濟” 泰國多措并舉提振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