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國家電網甘肅電力(張掖電駱駝)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員走進張掖市山丹縣正明馬鈴薯種植地,對基地排灌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為馬鈴薯豐收保駕護航。

高海拔、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氣候稟賦,為山丹縣馬鈴薯鋪就了高產優質的“天然溫床”。近年來,山丹縣充分發揮農業地域優勢,努力提高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水平,積極與農科院合作,從品種升級入手,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播種到采挖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黃土地里的“土蛋蛋”脫胎換骨,成了幫助百姓致富增收的“金豆豆”。
產業要發展,電力需先行。馬鈴薯的栽種、灌溉、生長都離不開電,穩定的電力為特色種植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國網張掖供電公司根據馬鈴薯的種植分布及用電情況,健全電力服務常態機制,組織供電所臺區經理定期深入各村種植基地,及時解決種植戶用電難題,結合馬鈴薯豐收季特點,提前部署,安排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周邊的電力線路進行全面“體檢”與維護,確保每一度電都能精準送達田間地頭,為馬鈴薯的灌溉、機械化收割等關鍵環節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當正明馬鈴薯種植地的馬鈴薯花還在風中傳遞豐收訊息時,這些即將飽滿的“金蛋蛋”已在產業鏈的另一端找到了更加豐富的存在形式。在山丹縣芋興粉業有限責任公司,陳列柜上的馬鈴薯食品琳瑯滿目,各個車間正開足馬力加工生產馬鈴薯全粉、薯麥混合粉、淀粉,以及薯片、薯泥等主食化系列產品。
“芋興粉業年收儲、加工馬鈴薯6萬噸,產馬鈴薯全粉1萬噸,開發生產馬鈴薯淀粉、薯麥混合粉、粉條、粉絲、粉皮、薯泥、攪團、馬鈴薯面條和馬鈴薯面丁等系列產品,有了電力的充足供應,預計產值達1.3億元左右。”該企業職員魏艷介紹道。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薯”,從“粗加工”到“全產業鏈”,該公司主動作為,依托“村網共建+駐村服務”模式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實時跟蹤企業用電需求,協調啟用35千伏四壩變電站10千伏間隔1條,新建10千伏線路6.2公里。通過加快電網改造升級、提升供電服務質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臺前,“土豆”唱主角,演繹著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的精彩;幕后,是供電企業依托“連心橋·光明驛站”全力保障供電、貼心服務群眾的默默堅守。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將繼續密切關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特色辦電服務,保障供電質量和服務質效,提升“獲得電力”滿意度,為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李婷 宗有錚 文/圖)
- 2025-07-29古浪:鍋莊起舞映非遺 鐵花璀璨醉游人
- 2025-07-29慶陽:稅惠“甘露”潤瓜果 助農增收“甜”心間
- 2025-07-29敦煌:加大支持力度 深化院地合作
- 2025-07-292025年河西片區市縣圖書館員信息素養和技能提升培訓班在武威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