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后一堂課的下課鈴響起,暑假模式正式開啟!是時候把歷史課本上的插圖變成眼前的風景,讓孩子們走出書本的世界,親身感受武威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走進那些藏著千年故事的博物館,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旅。

武威市博物館
武威市博物館位于武威市涼州區,現有館藏文物46191件(套),涵蓋了石器、銅器、陶器、瓷器、鐵器、金銀器等34個門類。

武威市博物館現有“河西都會 天馬故鄉——武威歷史文物展覽”“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2個基本陳列。“河西都會 天馬故鄉——武威歷史文物展覽”分為“文明華彩”“大漢揚威”“五涼故都”“盛唐通邑”“西夏輔郡”等七個單元,通過多媒體技術、互動體驗等現代展示手段,全方位呈現了武威歷史發展沿革,系統展現了武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厚的文化遺產資源,生動再現了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歷史場景。“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分為“佛國·涼州盛況”“源流·涼州石窟”“瑰寶·耀世千年”“守護·煥然新生”四個單元,輔以3D投影、虛擬導覽等展示技術,全方位呈現了天梯山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再現了天梯山石窟的千年變革。

五涼文化博物館
武威市五涼文化博物館位于武威市南城門樓,這里是展示五涼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五涼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創新的特點,以及它在歷史上“上續漢魏西晉之學風,下開魏齊隋唐之制度,承前啟后,繼絕扶衰,五百年間延綿一脈”的杰出貢獻。

五涼文化博物館精心策劃臨時展覽,舉辦各種特色活動,以及“樂動五涼”和“探索之旅”青少年考古研學等活動,讓游客在趣味中感受五涼文化的魅力。

雷臺漢文化博物館
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位于武威市涼州區,是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的出土地,有著豐富的漢代歷史遺跡及文物,建有天馬西來—雷臺漢文化陳列館和以涼州詞為專題的陳列館。
1969年和1996年,在雷臺下先后發現兩座漢代大型磚室墓葬,其中,一號漢墓出土有包括銅奔馬在內的各類珍貴文物231件,古錢幣近3萬枚,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蘊藏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坐落在雷臺漢墓之上的雷臺觀,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其建筑雄偉、規模宏大,也是河西重要的道教圣地。
在雷臺不僅可以領略漢武雄風,還可以品讀詩意涼州。涼州詞館全方位展示了涼州詞的藝術魅力和發展脈絡,詞館的建設也為弘揚涼州文化,深化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提升武威歷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涼州會盟紀念館
涼州會盟紀念館位于武威城區東南約20公里的涼州區武南鎮百塔村,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遺址修建。
公元1247年,西藏薩迦派第四任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與蒙古汗國皇子闊端在這里就西藏歸屬蒙古汗國的事宜舉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會盟,史稱“涼州會盟”。薩迦班智達發布了著名的文告《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至此,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行政管轄。
館內運用場景復原等多元陳展方式,生動展現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里,游客能深刻感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重要節點。

武威市西夏博物館
武威市西夏博物館位于涼州區崇文街181號,是全國兩座西夏專題博物館之一。這里館藏豐富,現有藏品1000多件(套)。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管形火器之一——西夏銅火炮,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收錄西夏文字最多的西夏碑刻——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以及見證西夏大力推崇佛教的木緣塔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集中反映了西夏時期武威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歷史概況,揭開了西夏王朝神秘而輝煌的面紗。
這個暑假,帶著孩子來武威。走進這些博物館,觸摸歷史的痕跡、聆聽歲月的回響,讓課本里的知識鮮活起來,在孩子心中種下熱愛歷史與文化的種子。(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供稿)
- 2025-07-30瓜州沙河鄉:智慧農機繪就豐收圖景
- 2025-07-30視頻| 隴南金徽隊閃耀“隴城廠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