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一汽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559項
自主攻關 向上向新(創新故事)
本報記者 孟海鷹
紅旗天輦飛行汽車流光溢彩充滿未來感,帶著凌空之勢的“翅膀”讓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日前,中國一汽2025年科技大會在長春召開,創新成果匯報展同步舉辦。紅旗天輦飛行汽車等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國一汽近5年來寫就的創新成績單——“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推動我國汽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
中國一汽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是承載著希望和夢想的民族品牌。近5年來,中國一汽以創新激發向上向新力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559項,獲得專利授權12728件。可以說,“創新”是紅旗天輦真正的翅膀,助力企業騰飛。
在中國一汽紅旗文化展館的玻璃展柜中,有一把小錘子,牽引人們回顧舊日的光榮與夢想:1958年,吉林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的工人們日夜奮戰33天,手工敲出新中國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
斗轉星移,接續奮斗,夢想成真。
在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先進制造生產線上,汽車沿著輸送系統騰挪起落,完成一臺整車裝配最快僅需54秒。
廠區建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池電驅五大車間,沖壓生產線全過程自動化率71.4%,焊裝生產線的739臺機器人可實現焊接自動化率100%。轎車、SUV,燃油車、電動車、混動車……不同等級、不同動力類型的多種車型在同一生產線上實現混線生產。2021年廠區建成投產后,平均每天有約1000臺汽車從這里走出。
焊裝車間里,680多臺焊接機器人的身上遍布著3000多個數據采集點。數字化智能系統通過采集分析機器人的焊接數據,可以實時判斷焊接的溫度等條件是否達到最佳狀態。
從手工敲制到數智化、高端化,不變的是一汽人不畏困難,迎難而上,書寫民族品牌榮光的奮斗之志。
近年來,中國一汽面向汽車產業“高、精、尖、特”前沿技術領域,大力開展技術攻關,突破了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關鍵核心技術。
大約5年前,1臺車使用國外供應商空氣彈簧的成本在1.5萬元左右。經過2年左右的技術攻關,中國一汽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了國產空氣彈簧,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將單車空氣彈簧的成本降低至約2000元。
“目前,中國一汽新能源車型上的電驅系統、空氣彈簧、減震器、線控轉向器等核心系統和零部件基本做到了100%的國產化。”中國一汽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還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主動智能底盤,實現轉彎零側傾、制動零俯仰、沖擊零顛簸。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造型設計院管理上線的“云妹智繪”平臺,可根據需求輸入快速生成多個設計方案,一鍵完成草圖渲染任務,該平臺已生成近30萬張汽車設計圖。
瞄準新能源汽車,中國一汽啃下“硬骨頭”——研發汽車電池低溫電芯。
“一汽坐落在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對新能源汽車研發來說,攻克寒冷氣候條件下的電量衰減問題是一項技術難題。紅旗新能源汽車要解決這個痛點。”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電池開發部電池系統設計主任周琪說,“我們團隊每年冬天都到漠河進行極端天氣行車測試,記錄下電池精準的參數,從而進行材料驗證、整包測試與策略迭代。”
目前,團隊研制出的低溫電芯能保障低溫下的電量保持和動力保持,讓車輛在低溫行駛中整車的動力性基本不下降。該技術已在“紅旗·天工”系列產品投入使用。
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是民族汽車品牌向上的必由之路,中國一汽始終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向上向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一汽整車銷量約157萬輛,同比增長6.2%。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突破45萬輛,同比增長8.5%;自主新能源銷量突破14.5萬輛,同比增長95.5%,增速顯著;合資品牌銷量112萬輛,同比增長5.4%。
- 2025-08-01蘭州石化為設備安全度夏撐起“晴雨傘”
- 2025-08-01寧夏賀蘭縣水產品年綜合產值9億多元 海魚游在鹽堿灘
- 2025-08-01重慶市潼南區雙江鎮——花椒基地來了位“張技術”
- 2025-08-01農產品消費轉型升級正當時(話說新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