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迎著隴中大地熾熱的朝陽,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支充滿活力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啟程奔赴定西市安定區。他們此行懷揣著深切的關懷與扎實調研的決心,旨在深入鄉村肌理,實地探訪當地老人的養老現狀與真實需求。這不僅是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的青年響應,更是新時代青年學子將理論扎根鄉土、將關懷送達人心的生動實踐。在“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的民生畫卷上,他們以青春之筆,細細描繪屬于定西老人的溫暖章節。
隴上躬行:花溝村田埂間的汗水與感悟

7月30日,實踐之旅的首個深度體驗落在花溝村的廣袤梯田上。村支書指著在烈日下勞作的稀疏身影,道出了村莊養老的困境:“年輕人都去城里打拼了,留下老人守著土地和家園,養老的擔子不輕啊。”為了真切感受這份與土地血脈相連的堅韌,學子們們挽起褲腿,躬身踏入村民的莊稼地。鋤草、松土,看似簡單的農活,在黃土高原的烈日下變得異常艱辛。汗水迅速浸透了衣衫,腰背的酸痛陣陣襲來。“僅僅一壟地,就已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隊員劉俊偉擦著額頭的汗珠感慨,“親身體驗過才真正懂得,老人們日復一日在這片土地上耕耘,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對故土多深的眷戀。”泥土的芬芳混合著汗水的咸澀,讓“鄉村養老”這個抽象概念,瞬間有了沉甸甸的重量和溫度。
檐下傾聽:西鞏驛鎮與巉口鎮的歲月回響

7月29日至8月3日,學子們深入農戶,叩開一扇扇承載著歲月的大門,是實踐隊貫穿始終的核心任務。在接下來的五天里,學子們穿梭于西鞏驛鎮與巉口鎮的村落之間,走進一戶戶老人家中。在巉口鎮一位老爺爺家略顯寂靜的屋子里,他顫巍的手反復摩挲著,聲音低沉:“孩子們在外頭忙,一年難得回來幾次。手機里看看,哪比得上真真切切坐在一塊兒吃頓飯、說說話啊。”學生們圍坐在老人身旁,靜靜聆聽。在西鞏驛鎮老奶奶家的沙發上,他時而講起年輕時在外游歷的崢嶸歲月,眼中閃爍著光芒;時而又陷入對兒孫的思念,難掩落寞。這些面對面的促膝長談,炕頭爐邊的細語傾聽,讓隊員們觸摸到老人們物質需求之外,那份渴望陪伴、渴望被傾聽、渴望生命故事被銘記的深沉情感。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一段歷史;每一聲嘆息里,都蘊含著對親情慰藉的期盼。
智慧守護:山海新村的“銀發課堂”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老人易受詐騙信息困擾的普遍擔憂,實踐團隊迅速行動,于8月1日在巉口鎮現代化的山海新村社區精心組織了一場“守護夕陽紅”防詐騙知識宣講活動。隊員們結合真實案例,用老人們聽得懂的方言,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保健品陷阱”“冒充公檢法”“中獎詐騙”等常見騙局的手法與防范要點。講解生動有趣,老人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交流。現場氣氛在“有獎競答”環節達到高潮——隊員們拋出一個個防詐小問題,“陌生電話要轉賬怎么辦?”“免費送禮品讓登記信息能信嗎?”銀發“學子”們踴躍舉手,爭相搶答,回答準確且充滿生活智慧,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活動室。一份份實用的小獎品,傳遞的是識詐防騙的“金鐘罩”。這場別開生面的宣講,不僅為老人們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線,更展現了青年學子運用所學知識服務鄉村、回饋桑梓的智慧與擔當。
心之所悟:黃土壟上的青春答卷

從花溝村田壟間滴落的汗水,到西鞏驛鎮、巉口鎮無數個農家小院里的溫情對話,再到山海新村社區反詐課堂上熱烈的互動,短短數日,行程緊湊而飽滿。學子們用腳步丈量了安定區的土地,更用心貼近了這片土地上銀齡長者的心靈世界。隊長盧思會在歸程的總結中深情說道:“我們看到了政策陽光溫暖覆蓋下,養老院整潔的房間和食堂,也真切感受到了那些散居在村落深處、需要更多精神慰藉的老人們的‘屋檐下的微涼’。養老,不僅僅是物質的供給,更是心靈的安放與尊嚴的守護。”隊員強小霞在實踐日記里鄭重寫下:“花溝村鋤過的每一寸土地,山海新村老人們搶答時明亮的眼神,都在我心中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作為未來的建設者,鄉村振興的宏偉畫卷里,每一位曾經或正在為這片土地奉獻一生的老人,都應是畫卷中最溫暖、最不容忽視的亮色。”
當青春的朝氣與鄉村的暮年在這片厚重的黃土地上相遇、對話、交融,收獲的遠不止于調研數據。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子們,帶走的是對鄉村養老復雜圖景的深刻認知,是對國家政策在基層落實成效的切身理解,更是將“小我”融入“大我”、用所學服務社會的堅定信念。這份來自隴中大地褶皺里的感悟與責任,必將化為滋養青春成長的沃土,激勵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持續關注民生,情系桑梓,為繪就“老有頤養”的幸福圖景貢獻青春的光與熱。
- 2025-08-11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精準“滴灌”助力“桃”農增收
- 2025-08-11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成功堵截涉詐資金柜面取現
- 2025-08-11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金融“及時雨”潤澤鄉村振興路
- 2025-08-11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為種植戶施足“金融底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