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方大炭素保衛部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座談會正暖意融融——遼寧方大集團副總裁、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與近30名復轉退伍軍人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八一建軍節。“退伍軍人是公司的寶貴財富,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卓的致辭贏得陣陣掌聲。座談會上,退伍軍人們回顧了參軍報國的崢嶸歲月,分享了在企業成長進步的故事,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
在方大炭素加工廠包裝車間,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是最先照在制箱班班長邱海青挺拔的身影上。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不僅保持著晨起整理內務的習慣,還將部隊熔爐中鍛造出的鋼鐵意志與過硬作風深深鐫刻在平凡的崗位上。
“任務就是命令,必須拿下!”邱海青這句擲地有聲的誓言,在2024年化作了一組震撼的數字:他帶領班組完成123593箱包裝制作,承擔129587.96噸產品的包裝任務,不僅超額完成任務,更給公司產品保供筑起一道堅實的“包裝防線”。這些數字的背后,是陪伴他與班組成員的無數個揮汗如雨的日夜。
邱海青始終銘記: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面對圓弧底托和鏤空嘜頭板長期依賴外購、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他毅然決然地發起了一場“自制替代外購”的攻堅戰。經過反復試驗攻關,終于成功實現自主生產,原先采購價高達43元/個的鏤空嘜頭板,現在自制成本僅需21元/個,降幅達51%。更重要的是,這項突破為后續同類產品的自主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方大炭素,像邱海青這樣的退伍軍人共有320余名,約占員工總數的13%。公司踐行“三個優先”承諾:退伍軍人優先錄用、優先培養、優先晉升。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介紹:“我們建立了完善的退伍軍人專項培養機制,為每位退伍軍人量身定制職業發展規劃,經常組織退伍軍人前往兄弟企業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持續拓寬他們的專業視野。”
從武警戰士到企業技術骨干的蛻變,把奉明只用了3年。他如今是安全品質部一名年輕的技術員。“部隊教會我‘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現在我把這種精神用在技術創新上。”
為了讓退伍軍人更快適應新環境,方大炭素制定了專門的培養計劃,入職培訓采用軍事化管理模式,建立“老帶新”的導師制度,定期組織專業技能提升培訓,同時為退伍軍人提供學歷深造和職業資格認證支持。“公司為我們考慮得很周到。”退伍偵察兵李建軍說,“剛來時擔心不適應,但完善的培訓體系讓我很快掌握了數控技術,現在已經成為技術骨干。”
走進方大炭素,“軍營文化”的印記無處不在。公司將部隊的優良作風融入企業文化,班組的晨會制度保持部隊作風,員工斗志昂揚進行崗前安全宣誓,公司每年評選“優秀復轉退伍軍人”并進行表彰。
“退伍軍人的加入,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一名管理人員表示,“他們的執行力、責任感和團隊精神,正在影響和帶動著全體員工。”
展望未來,方大炭素將繼續深化退伍軍人安置工作,進一步擴大招聘規模,完善培養體系,建立更系統的職業發展通道,讓退伍軍人安心工作,讓更多退伍軍人實現人生價值。
“從手握鋼槍到操作設備,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擔當。”邱海青撫摸著胸前的黨徽說。在他的帶領下,制箱班交出了一個又一個亮眼成績單,他用實際行動成為方大炭素退伍軍人的榜樣。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新戰場”上,方大炭素的退伍軍人們正以沖鋒的姿態,詮釋著“退役不褪色”的錚錚誓言。他們用迷彩綠的堅韌,渲染出企業發展的底色,鑄就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鋼鐵脊梁”。(羅永崗 尉愛軍 張詩斌)
- 2025-08-14古浪:“村BA”激情開賽 點燃全民健身熱潮
- 2025-08-14白龍江林區黨員干部職工踴躍捐款支援榆中
- 2025-08-14瓜州:愛暖萬家筑夢行 紅色研學潤童心
- 2025-08-14瓜州:農家書屋為暑期生活注入書香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