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為敦煌的青磚黛瓦鍍上金邊,沙州鎮梨園社區的社工小王正和“梨小媛”志愿小分隊志愿者們一起,開展了“助殘同行,讓世界充滿愛”關愛殘疾人主題宣講活動。“以前總覺得助殘離我們很遠,聽完宣講才知道,一個友好的眼神、一次耐心的等待,都是對他們莫大的支持。”居民張大爺感慨道。這溫情一幕,是敦煌市深耕“楓橋經驗”創新社會治理的生動寫照。如今的敦煌,正以“十合一”綜治中心為樞紐,“12·365”全時全域工作體系為脈絡,在大漠戈壁間織就一張覆蓋城鄉的治理網絡,讓千年古城煥發和諧新韻。

一廳集成:“十合一”中心破解治理壁壘
“以前得跑多個部門,現在綜治中心一站式解決,工作人員像‘貼心管家’。”廣東游客鐘女士拿著行李箱遺失賠償調解書贊道。這個集信訪接待、矛盾調解等十大功能的“十合一”平臺,打破部門壁壘,讓群眾訴求“只進一門”。
指揮調度室的電子大屏上,紅黃綠三色標識實時顯示訴求辦理進度。自中心建成,平均辦理時限縮短至3.5天。“我們把‘矛盾不上交’理念化為‘一廳式’實踐。”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政法、信訪等部門力量,實現小事當場解、大事聯動處,今年九成以上矛盾糾紛在中心內化解。
全時響應:“12·365”體系守護民生溫度
今年5月,農民工石某某帶著27名工友撥打“12·365”熱線投訴欠薪。綜治中心立即啟動“欠薪速調”通道:勞動監察員現場核查,律師整理證據,網格員采集信息,24小時內33萬元工資全部到賬。
這得益于“12·365”工作體系:黨建“一核引領”,縱貫責任鏈與橫聯共治鏈“雙鏈驅動”,實現風險、矛盾、服務“三全覆蓋”,達成“六大目標”與“五網融合”。20余個部門“常駐+輪駐+隨駐”,訴調、警調等資源共享,讓群眾訴求解決“只跑一地”。
文旅融合:特色調解擦亮古城名片
河南游客與青海出租車司機因返程費用爭執不下。敦煌文旅調解服務中心迅速啟動“公安+交通+文旅”聯調機制:交通部門核查租車合同,民警固定證據,調解員居中疏導。3小時后,雙方達成“先付來程費、返程后結清余款”的協議。
作為年均接待游客超2000萬人次的國際旅游城市,敦煌創新設立的文旅調解服務中心,猶如古城的“和諧使者”。中心設置了餐飲、旅拍、住宿等6個服務窗口,由文旅、市場監管、交通等單位整合力量入駐,嚴格落實‘125’工作機制,實現對景區接待、餐飲住宿、旅拍體驗、戶外徒步等領域糾紛。
基層創新:鄰里聯動激活治理末梢
“社區事居民說了算。”梨園社區居民常說。作為全省“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試點,社區探索“社工引領、志愿者參與、居民自治”模式,讓“楓橋經驗”扎根基層。
小區樓院里,社工小周組織“民情懇談會”討論車棚修建方案。“以前改造常遇反對,現在充分議事,方案通過率大幅提升。”小周說,社區用專業方法引導居民參與,已解決樓院改造、飛線充電等難題180余件。
從“十合一”中心的高效聯動到“12·365”體系的全時守護,從文旅調解的特色服務到梨園社區的自治活力,敦煌將“楓橋經驗”與本地實際結合,走出特色治理路。4000余件群眾訴求的圓滿解決,是數字更是民心。
如今漫步敦煌,古城墻下糾紛少了,景區里笑容多了,社區中鄰里熱了。這片承載千年文明的土地,正以更和諧的姿態,書寫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敦煌篇章。
(文/圖 呂獻芝)
- 2025-08-26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2025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 2025-08-26國網禮縣供電公司:開學季用電安全進校園
- 2025-08-26國網禮縣供電公司:錦旗映初心 服務暖民心
- 2025-08-26武威彩民喜中福彩“雙色球”游戲二等獎16.1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