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圍繞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創新舉措,因地制宜,把光伏扶貧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產業項目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民生工程,投資2.04億元,在榆盤河程、咀頭彭坡建成總裝機容量23.7兆瓦的村級光伏發電站48個。截至目前,產生效益3791.8萬元,受益貧困群眾3615戶15897人,156個貧困村每年每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

項目實施前,武山縣制定了《武山縣光伏扶貧項目實施方案》,解決了建設模式、資金籌措、收益分配、輸電線路等諸多難題,流轉土地850畝,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光伏板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江蘇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施工企業,項目采用“規劃、設計、采購、施工、運維”五位一體的EPC總承包建設維護模式建設,僅用5個月時間建成運營,是近年來國內同類項目建設進度最快的項目之一。

為了完善收益分配機制,成立了武山惠民新能源有限公司,制定了《武山縣村級光伏電站收益分配實施辦法》,明確貧困村集體收益年限為20年,從今年開始,根據每年發電收益在扣除運維費、土地租金、稅費后按照光伏電站資產確權比例,所得收益全部分配給156個貧困村,村集體將80%以上收益用于開發公益性崗位,剩余資金用于村級集體公共事業。按照武山縣光照資源和2019年實際發電量測算,年發電量能夠達到2500萬度,電費收益超過1800萬元,貧困村集體和貧困群眾將在未來20內每年穩定增收總額達到1300萬元以上。

為了延伸光伏產業鏈條,武山縣充分發揮光伏扶貧項目的帶動作用,建設了河程村光伏農業旅游觀光園,采取“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畜光互補”的建設模式,把光伏產業園與4A級水簾洞大景區等旅游景點統籌規劃開發,精心打造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觀光帶,種植油牡丹300畝,投放魚苗4萬尾、各類鵝苗、鴨苗7000只,帶動了更多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通過全力打造光伏+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園,有效破解了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和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單一的難題,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民心工程、陽光工程。







相關新聞
- 2020-11-16【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武山縣水果玉米種植異地產業扶貧開辟群眾增收新途徑
- 2020-11-13武山縣文旅局專題討論武山文旅十四五專項規劃
- 2020-11-13武山繡娘成功簽約首批刺繡訂單
- 2020-11-13文明花開別樣紅 ——武山縣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紀實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