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甘肅省稅務局結合全省稅收工作實際,就切實發揮好稅收職能作用、全力服務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制定了12條舉措。
一
會同財政部門為政府當好參謀,精準開展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確保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依法貫徹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好稅收優惠政策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壯大、助力招商引資等方面的促進作用;認真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配合發展改革部門將符合甘肅發展實際特別是民族地區的特色產業納入甘肅省新增鼓勵類產業目錄,切實發揮好國家和地方鼓勵類產業目錄項目對優化產業結構的引導作用,持續服務好區域生態發展、提升水源涵養功能。
二
落實節能節水項目、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對直接從事或以“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依法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對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直接用于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糧食部門經營的退耕還林還草補助糧,凡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比照“救災救濟糧”免征增值稅;落實農膜、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滴灌帶、滴灌管產品、種子、種苗免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切實提升戈壁生態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對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農牧保險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免征增值稅,全力支持農業基礎建設。
三
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稅收優惠政策,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為建設飲水工程而承受土地使用權的免征契稅;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為建設飲水工程取得土地使用權而簽訂的產權轉移書據,以及與施工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承包合同免征印花稅;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自用的生產、辦公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向農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來水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飲水工程新建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定期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切實推動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四
落實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按法定比例抵免企業所得稅;企業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按稅法規定減征環境保護稅;進一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企業利用農村生活廢棄物、農作物秸稈、林業及畜禽糞便等養殖廢棄物生產沼氣、電力、熱力以及綜合利用三剩物、次小薪材、農作物秸稈等生產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以及利用廢渣等生產的磚、砌塊、板材類新型墻體材料,對農村經濟主體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按政策規定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嚴格落實《環境保護稅法》,強化征收管理,充分發揮稅收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作用。
五
加大科技在生態保護治理中的運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突出以打造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為抓手,推動傳統工業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用足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科技創新稅收扶持政策,支持隴藥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切實扶持隴藥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會同財政部門總結完善中藥材購銷行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經驗,結合全省實際逐步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用好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支持軟件企業、集成電路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助力做優做強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用活支持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數據信息、軍民融合、先進制造產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努力加快建設全國現代綜合能源基地,推動全省十大類生態產業健康蓬勃發展。
六
落實《蘭西城市群市場一體化行動稅收合作框架協議》,建立稅收支持和服務蘭州西寧城市群高質量協同發展聯系工作機制,大力推進征管一體化和辦稅便利化,全力服務蘭州西寧城市經濟圈建設;立足黃河流域區域中心城市和節點城市的稅收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形成和發展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統一稅收管理服務制度、措施,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合作方法、深化合作內容,促進稅收協同共治;發揮好稅收杠桿作用,加快推進全省易地搬遷項目建設,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按規定取得的住房建設補助資金、拆舊復墾獎勵資金等與易地扶貧搬遷相關的貨幣化補償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免征個人所得稅;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主體取得用于建設安置住房的土地免征契稅、印花稅,對安置住房建設和分配過程中應由項目實施主體、項目單位繳納的印花稅予以免征,對安置住房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努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七
對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在自己的場所提供文化體育服務取得的第一道門票收入免征增值稅,對寺院、宮觀、清真寺和教堂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免征增值稅,全力支持甘肅地方特色旅游項目快速發展;積極支持構建黃河文化旅游宣傳營銷體系,對黃河文化旅游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按稅法規定的比例扣除,支持黃河文化旅游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平臺宣傳營銷。對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支持開發農家樂果蔬采摘、特色餐飲等旅游產品,全力支持發展集觀賞、體驗、采摘、品嘗等為一體的黃河流域鄉村生態游;落實旅游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支持旅游企業從事黃河文化旅游商品開發和生產,不斷推出具有甘肅黃河文化特色的中高檔旅游商品;利用好稅務系統的信息資源,在稅收宣傳活動中盡力添加黃河文化元素,創新甘肅黃河文化傳承利用,弘揚甘肅紅色文化時代精神,發揮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傳承文化根基深厚的優勢,全力打造甘肅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新高地。
八
落實醫療衛生機構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醫療機構提供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免征增值稅,對疾病控制機構和婦幼保健機構等衛生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社區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提供相關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繼續落實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做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到期后的正常征收工作,全面提升民生保障和共享發展能力。
九
進一步拓展稅費優惠政策“不來即享”事項范圍,持續完善“不來即享”事項清單,采取納稅人“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方式,切實方便納稅人繳費人充分享受稅費優惠政策;健全完善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機制,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確保各項稅費政策精準推送至企業負責人、財務人員和辦稅人員,努力提高“不來即享”的實施效能;與人民銀行聯合打造“一體化退稅(費)中心”,建立會商銜接、限時辦理、退稅機審、效能反饋“四位一體”的協作機制,努力實現全部退稅(費)快速到賬目標;做好水土保持補償費等非稅收入征收工作,加強與財政、水利等部門的業務銜接和信息互聯互通,及時共享非稅收入征收.信息,持續優化繳費流程、精簡申報資料,大力推行“非接觸式”繳費服務措施,著力拓展“實體、網上、掌上、自助”等多樣化繳費渠道,切實服務好繳費人。
十
強化“項目管家”跟蹤服務,主動對接全省重大項目,深入實施“一企一策”稅收服務方案,對重點稅源企業提供好“一對一”“點對點”的精細化、個性化服務措施,建立包括應繳稅費清單、減稅降費清單、風險預警清單和已繳稅費臺賬、減免稅費臺賬、風險評估臺賬等“三清單三臺賬”,確保納稅人充分享受到稅費優惠政策紅利;對當地政府關注的重點項目建設事項、地方重點稅源和支柱行業、重大稅收政策調整等,積極開展經濟稅收分析,切實發揮好“以稅咨政”的作用。持續深化“銀稅互動”,創新“銀稅互動”產品,不斷擴大“銀稅互動”的受惠面,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涉稅事項“網上辦”、常規事項“自助辦”、涉稅業務“容缺辦”的快速辦理機制,著力發揮好稅收服務的品牌效應,促進稅收服務措施全面提質提標。
十一
探索建立涉稅繳費事項專家咨詢制度,針對企業個性化涉稅繳費需求,充分發揮全系統業務專家及公職律師、稅務師、注冊會計師等專業人才的服務咨詢、答疑解惑作用,健全“閉環式”運作規范,明確從涉稅繳費需求征集、稅費解決方案制定、實施方式方法、效果跟蹤反饋、優化改進服務措施的全鏈條操作流程,持續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積極引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稅費風險內控機制,實現對風險的提前識別、及時預警和精準干預,著力把風險管理從“后置”變為“前置”、從“被動”變為“主動”、從“事后”管控變為“事前”預防,努力降低征納征繳成本,全面推進稅費風險管理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聚焦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生改善、文化傳承等重點領域或復雜涉稅繳費事項,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好涉稅法律、政策咨詢,積極主動為納稅人繳費人紓困解難,確保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十二
進一步暢通涉稅繳費問題反饋訴求渠道,建立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的采集、分析、響應、跟蹤、改進工作機制,積極組織開展問題收集、訴求研判、轉辦落實、答復反饋等工作,確保納稅人繳費人涉稅繳費問題訴求快速響應、快速解決;定期開展稅費政策輔導解讀和答疑培訓,及時跟蹤解答納稅人繳費人適用稅費優惠政策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重點要借助釘釘、微信等線上途徑廣泛調研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全面了解企業的涉稅繳費訴求,依法依規支持企業應享盡享、應享快享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構建政企溝通平臺,進一步暢通溝通渠道,重點通過座談、走訪、問卷調查等各種形式,及時準確了解企業的所急、所需、所盼,快速梳理企業的問題訴求,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及時協同解決,全力服務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
- 2021-04-19調控下樓市明顯趨穩
- 2021-04-19解鎖博物館里的生僻字
- 2021-04-19古浪縣生態修復再造“金山銀山”
- 2021-04-19春日國風漢禮研學——武威文廟“漢服禮”研學活動愈辦愈火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