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服務
2021年4月,砂坪村社區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結合實際,開創了“家門口”的3D就業空間,多平臺、多渠道、多維度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就業指導,尤其針對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訂制式”立體就業服務。
多平臺,發揮黨建“軸心力”。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扎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砂坪村社區以社區就業服務站為中心平臺,共享甘肅紅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優勢資源,成立黨員志愿者就業指導工作小組,采用上門摸底、座談會、問卷調查等線上推送線下統計的調查方式,針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建立一人一冊臺賬。通過宣傳政策、答疑解惑、牽線搭橋,讓居民群眾真正享受到“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的便利。
去年,社區黨委聯系轄區單位成立了黨員就業宣傳小分隊,黨員于?;ㄒ恢币詠砘钴S在“就業創業服務走訪行動”的最前沿,摸底就業需求--分析具體原因--提供技能培訓--介紹就業崗位--跟蹤服務回訪等,步步銜接,層層推進,拓展360度全方位、全覆蓋、一站式貼心服務,為轄區靈活就業人員再就業穿針引線。
多渠道,建立資源“共享圈”。
依托武警甘肅總隊、甘肅省蘭州公路局應急搶險保障中心、蘭州市保安服務總公司、蘭州佛慈制藥廠、城關區建投、大砂坪小學、安樂村小學等轄區企事業單位,以共駐共建為契機,建立資源“共享圈”,縱橫捭闔,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社區就業服務站及時向就業困難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高校畢業生等人群傳遞用工需求,采取線上(QQ群、微信群和手機短信)和線下(入戶宣傳)信息傳遞形式,實現就業信息全覆蓋。為每月登記的失業人員提供推薦合適崗位,力求在每一個階段都能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貼心服務。
何臻,23歲,家住砂坪村社區,2020年6月畢業于甘肅省警官學校,經過社區就業專干入戶了解,作為高校畢業生,社區有針對性的為她幾次推送崗位信息介紹工作并宣傳優惠政策,經過三個月的崗前培訓和基礎業務知識培訓,這個小姑娘目前已與蘭州保安服務總公司簽訂勞務合同成為了的一名正式安防人員,她的收入也從剛開始實習期的2000元到現在的3500元,對現在的生活狀況她本人也是很滿意。
多維度,打造事務“一張網”。
就業,關乎百姓生計,關系發展大局。社區聯合民政、計生、殘疾、城管、綜治等業務部門,以就業困難人員為重點,采取電話訪問、前臺接待、主動上門等摸排方式,逐一梳理轄區內失業、困難人員自身的具體狀況,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建立個人職業指導服務臺賬,實行“一人一策,因人施策”,精準完成職業介紹及職業規劃,實實在在解決了他們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兜底民生底線。
漢佩琛,家住砂坪村158號,今年46歲,由于年齡較大想在外面找一份稱心的工作很難,再加上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各種條件制約她工作的地點不能離家太遠。砂坪村社區在了解情況后主動給我提供了辦公軟件操作相關的技能培訓讓我能更快的走上就業崗位,同時社區根據我的狀況推薦我在社區從事醫保專干工作,讓她現在能在家門口有一份即能照顧了家又能賺錢貼補家用;社區還為她辦理了社保補貼,補貼了去年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減輕她的經濟負擔。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砂坪村社區“以服務民生為根本,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不斷完善“砂之家—3D就業空間”建設,穩就業保民生,以創業促就業,解決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讓更多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家門口感受到“溫暖人社”的溫度。
相關新聞
- 2021-05-19蘭州市紅古區依托縣區融合發展推進蘭西城市群文旅建設
- 2021-05-19蘭州市紅古區“四抓四促”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 2021-05-19團團幫你忙——蘭州高新區街道團委青年志愿服務隊成立
- 2021-05-19【中國鄉村振興】讓鄉村有靈魂——甘肅武山:技術賦能小菜園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