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平涼市稅務部門有效發揮稅務力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確保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直達農村經濟主體,助力打造富民興隴新局面。
一村一策一禮包 助力產業落地
涇川縣北塬,地處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塬面寬闊平坦,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適宜種養業發展。按照平涼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玉都鎮特色種養業小鎮”和涇川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打造北塬“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體要求,北塬各鎮計劃堅持以特色產業發展為基礎,精心打造涇鎮路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
按照“瓜、果、花、菜、畜”以及其他種養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思路,涇川縣北塬打造出鼎惠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矮化密植園區、振興家庭農場等果品示范園區,裕康牧業、宏康農民專業合作社、盛通養殖3個百頭以上肉牛養殖場等示范點,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特色種養小鎮”雛形。

稅務干部深入合作社宣傳涉農稅收優惠政策
摸清了產業底子,涇川縣稅務局分門別類整理出針對性稅收優惠政策,推出“一村一策一禮包”,對農戶享受自產農產品免稅等政策進行深入解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銀稅互動”資金支持,對龍頭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讓企業充分享受稅費“減、免、延、緩”政策。
“2019年,我們合作社享受了86萬元稅費減免,2020年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加大,今年的減稅政策又是一個‘大紅包’。稅制不斷革新,企業也在不斷革新,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好政策支持。”裕康牧業負責人張玉成說道。
“戶籍化”培植龍頭 拓展增收渠道
靈臺縣康莊牧業有限公司是全縣畜牧業養殖大戶,曾被中國畜牧業協會評為“2017年度最有社會責任感產業扶貧企業”。靈臺縣稅務局不斷拓寬與企業的聯系渠道,建立“戶籍”檔案,確定稅收專管員,梳理整合各類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第一時間推送至企業。2020年該公司存欄肉牛2000多頭,出欄400多頭,實現銷售收入886萬元,實現產值820萬元,增加就業13人,享受免征增值稅68萬元。

稅務干部深入涉農企業進行稅收輔導
家園陶瓷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平涼市涇川縣汭豐鄉焦家會村,是平涼陶瓷產業龍頭企業,產品質優價廉,遠銷全國各地。自2009年入駐焦家會村后,直接帶動周圍莊戶70人就業。
家園陶瓷入駐以來,涇川縣稅務局派業務骨干持續關注企業經營情況,通過“戶籍化”持續跟蹤和“內+外”政策宣傳輔導模式,為企業辦稅提供便利,讓企業及時享受社保費等稅收優惠,增強發展后勁。該公司會計王偉表示:“疫情期間我們享受社保費減免優惠政策共計12萬元,今年國務院繼續提高研發扣除比例,我們發展更有信心了。”
“先鋒隊”服務先行 共享鄉村經濟
鄉村旅游的發展,是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平涼市稅務部門組建服務先鋒隊,針對文化旅游項目、文化旅游企業,精準輔導稅費優惠政策,讓村民搭乘“旅游快車”,共享鄉村經濟。
“五一”假期,莊浪縣迎來鄉村旅游小高潮,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云崖寺國家森林公園、全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石橋村等景點人頭攢動。
“這是我們疫情過后第一次接待這么多游客!” 莊浪縣關山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黨旺平說,“去年的疫情讓景區人流量驟然減少,企業運行出現困難,整個產業陷入了寒冬。稅務部門及時伸出援手,通過‘云課堂’、上門輔導等途徑為我們講解最新優惠政策,解決涉稅難題,我們累計享受疫情階段性政策及社保費減半征收(免征)優惠11.7萬元,實實在在減輕了企業負擔。現在春暖花開,游客漸多,稅務干部又主動上門送政策送服務,問計問需,服務太貼心了!”

稅務干部了解鄉村旅游情況并宣講稅收政策
崇信縣公劉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致力于短途游、周邊游、鄉村游等特色項目開發,推出平頭溝村萬壽菊花海、西劉民俗村紫荊花海、黃寨鎮萬畝油菜花海、黃花鄉杏林休閑區、梁坡村水街夜市等一系列特色鄉村旅游項目。“五一”期間,各景點迎來客流高峰,周邊的農家樂、特色住宿、休閑娛樂、小吃攤位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崇信縣稅務局迅速行動,組建青年志愿服務隊、黨員先鋒隊,深入景區各商鋪、門店、攤位,向老板面對面答疑、一對一解惑,宣傳稅收優惠政策,用稅收助力鄉村旅游“火”起來。
村民關會義第一次擺攤當起了老板,主要經營涼粉、涼皮、甜醅等崇信地方小吃。“孩子不讓我擺攤,說擺攤要納稅,我沒做過生意也不太懂,還真有點慌了。”他笑著告訴稅務人員,“今天聽你們講政策,我這小本買賣不用繳稅,放心多了。謝謝你們!”
相關新聞
- 2021-05-19蘭州市城關區“家門口”的3D就業空間為居民群眾
- 2021-05-19蘭州市紅古區依托縣區融合發展推進蘭西城市群文旅建設
- 2021-05-19蘭州市紅古區“四抓四促”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 2021-05-19團團幫你忙——蘭州高新區街道團委青年志愿服務隊成立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