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非凡。郵儲銀行蘭州市紅古區支行的魚彥令就是這樣一個“非凡”的人。
今年49歲的魚彥令是土生土長的紅古人。一身挺括的工服,一塵不染的皮鞋,憨厚靦腆的笑容,讓他在一群高學歷、高顏值的“后浪”同事中竟毫無違和感。自2012年通過招聘進入郵儲銀行紅古區支行以來,魚彥令帶著對郵儲銀行最樸實的愛,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責任心,不斷學習金融知識,從一名司機逐步做到公司業務經理,把看似平常的業務用“匠心”做到了極致,成為一張行走的“郵儲名片”。僅2020年,魚彥令的公司業務開戶達18戶,兩年內公司存款3.35億元;實現代發工資3個單位375戶,月均代發103萬元;與華新物業達成10個小區、約1.3萬住戶的云終端繳費平臺合作,完成蘭州市紅古區鑫源天然氣有限公司、華韻藝術學校的繳費平臺業務;完成蘭州市分行第一筆50萬元的票據貼現業務……

付出就有回報。2016年至2020年,魚彥令連續五年被評為“支行優秀員工”,2020年被評為蘭州市分行“最受歡迎的人” 。
因為熱愛 一往情深
歌德曾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句話對魚彥令來說十分貼切。九年前,年過不惑的魚彥令進入郵儲銀行紅古區支行,他對這份工作分外珍惜,主動承擔責任,為了這份責任竭盡全力。
魚彥令
“這幾年和郵儲銀行的合作比較順暢,通過不斷增進了解,我們又在原來的合作基礎上拓展了新的業務,達到了雙贏的目的。郵儲銀行的口碑和服務值得信賴,這也是我們愿意把1.9億元的資金放在郵儲銀行的原因。”魚彥令服務的公司客戶、紅古區知名國有煤電集團旗下企業負責人說。
“有魚經理在,我特別安心。他是本地人,人脈廣,雖然他不善言辭,但他是一個非常有心的人,只要我提出目標,他總會想方設法地去完成。”紅古區支行支行長趙丹說。
九年來,他用腳步丈量著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不斷拓展著工作的廣度,把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鋪灑在紅古區支行的每一個春夏秋冬。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特別享受這份工作,以及它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如魚而得水,一往而情深。”魚彥令說。
忘我而行 一路花開
當精準扶貧的春風吹綠大江南北,郵儲銀行以國有大行的擔當和服務“三農”的戰略定位吹響了向貧困宣戰的號角。郵儲銀行紅古區支行聞聲而動,為大力推進信用村鎮建設、扶農小額循環貸款發放進度,大家每天分組深入各個鄉鎮,逐村逐戶走訪宣傳。人緣好、熟人多的魚彥令主動承擔起聯系人的角色,既當沖鋒在前的排頭兵,又當協調全局的指揮員。為了完成目標,他舍棄周末休息時間,白天駕車跑各個村鎮反復溝通,晚上風塵仆仆連夜加班準備評定資料,直到東方破曉。
“忘不了那段時間,魚哥帶著我們這些新來的大學生,整天奔波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不遺余力地忘我工作,他的敬業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一位新入職的員工說。
堅硬的泥土因辛勤耕耘有了收獲的希望,灌漿的麥穗經歷過太陽的暴曬才籽粒飽滿。行走在生命的第四十九個年輪,魚彥令謀定而后動,只為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一路花開。
以愛為楫 奮力篤行
如果說能力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助推器,不如說人品才是最有效的生產力。魚彥令的公司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令同行欽佩,除了鍥而不舍、永不言敗的精神,還有對人善良的長久積淀。
走訪紅古區鑫源天然氣有限公司
來自臨夏的馬煜杰是郵儲銀行紅古區支行的一位客戶經理。說起魚彥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剛來紅古的第一天,魚哥開車去車站把我接回來,幫我提行李、安頓宿舍、帶我去吃飯,讓我這個來自異鄉的大學生不僅沒有感到孤單,反而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2020年初,馬煜杰的奶奶突然離世,魚彥令知道后,驅車來到馬煜杰的老家,幫忙料理事務,把郵儲大家庭的關懷送到同事家里。2019年,一位同事的妻子在老家生孩子難產,得知消息后,這位準爸爸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到妻子身邊。魚彥令二話不說,駕車幾小時將同事送到妻子身邊,直到母子平安才連夜返回。
“行里來的每個新員工,魚哥都要去接。怕我們想家,他就放棄周日休息時間,帶我們爬山、吃飯。行里的同事不論誰有困難,魚哥總是竭盡全力,盡其所能地幫助解決。平時行里諸如修理復印機等各種雜事魚哥都包了,他是我們大家的貼心大哥!”新入職員工尹歡歡說。
多年來,好性情、好人緣的魚彥令積攢了很多忠實的“魚粉”,客戶來支行先不著急辦業務,而是問尋魚彥令在不在。只要他在行里,總得和大伙熱絡地聊上一會兒。平凡的日子像水一樣流過,而魚彥令從來沒有忘記,要做一條不平凡的“魚”。
相關新聞
- 2021-06-01金融一線“巾幗紅”——記郵儲銀行蘭州市分行西區聯合黨支部副書記、西固支行行長 梁丹
- 2021-06-02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會議在蘭召開
- 2021-06-02公航旅集團多個景區上榜2021新甘肅十大必去景區
- 2021-06-02童心向黨慶“六一”——嘉峪關市雄關街道各社區“兒童節”活動精彩又暖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