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紅古區堅持把“強自身、促發展”作為農村黨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汲取百年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經驗智慧,以黨建凝聚人心、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引領鄉村振興,將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各項事業發展的主心骨。
全區34個村全面建成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調整村級陣地區域功能劃分,推行黨政一體化辦公模式,建立黨員微信群“網絡陣地”,不定期發布活動通知、學習“微課堂”,做到黨員活動場所整潔一新、制度規范,黨員教育、村民議事、文體娛樂功能齊全,延伸了黨建工作觸角,強化了黨員身份職責,凝聚黨員力量。
不斷完善村干部績效考核管理,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切實提高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發展的能力。落實村干部待遇提標政策,將村、組干部報酬待遇分別提高至一年3萬元、0.9萬元(其中“一肩挑”的書記提高至一年4.5萬元),對任職十年以上離任村干部按任職年限分別給予每月500、400、300元生活補助,進一步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傳幫帶的辦法,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全面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線上督辦制度,開展“黨日+觀摩學習”“黨日+公開承諾”“黨日+志愿服務”等形式主題黨日活動,全區黨支部每季度“三會一課”完成度均達到100%。
扎實推進“整鎮推進、整區提升”示范創建和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采取分段式推進、互動式培訓、下沉式督導、清單式驗收、爭創式達標、倒排式問責“六式”工作機制,組織開展達標創建,推薦選出省級標準化黨支部6個、市級12個。建立區委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協黨組成員黨支部聯系點機制,實現農村基層黨建全域提質。
堅持把抓黨建與促發展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使黨支部成為落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助推器”。依托農村三變改革,全面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企業+基地+農戶”扶貧模式,帶領群眾發展設施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特色種養殖產業,新建農業園區和養殖基地12個,推廣“壽光模式”設施農業500畝,建立扶貧車間2個,有力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
相關新聞
- 2021-07-12韓企投巨資和中企爭奪電池市場
- 2021-07-12敦煌市集中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 2021-07-1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舉辦變電運維技能競賽
- 2021-07-1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排查隱患保供電安全贏贊譽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