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蘭州進入了“燒烤模式”,連續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熱!熱!熱!到處是一片喊熱聲……
全球石墨電極單體產量最大的生產工廠方大炭素,并沒有受到熾熱氣溫的影響,生產現場一片火熱,機器轟鳴,天車穿梭,臉頰流淌著晶瑩汗珠的員工,或在車間內忙忙碌碌,或在設備旁精心操作,一車車產品在車輪滾滾中駛向遠方。
戰高溫,頂酷暑。方大員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勤奮,努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斗志,書寫和描繪著方大人愛企奮進的精神風貌。
鏡頭一:壓型廠三車間
壓型車間混捏鍋鍋內溫度為160-170℃,鍋外溫度達到50-60℃左右。壓型車間混捏崗位上,兩臺混捏鍋正開足馬力運轉著,一股股熱氣突突地往外冒。
只見張東師傅爬上短梯,正往鍋里打探著,這是看什么呢?原來,他在細心地檢查鍋內糊料油量是否達標。不一會兒,張師傅的衣服便已濕透了,汗水順著下巴往下滴。“沒事。”張師傅一邊笑著,一邊爬上了另一口混捏鍋:“檢查完了油量,還要下地坑去推小車裝糊料呢!將這些料送到壓機上,你就能夠看到電極了!”張師傅一邊擦拭汗珠,一邊憨厚地說道。
壓型廠混捏鍋不停運轉,員工們需要在兩個混捏鍋、熱油鍋爐房、地坑之間來回跑,觀察油量大小,查看溫度,張師傅每次從混捏鍋上下來,都會迅速灌下一大杯公司餐飲中心為大家進行熬制的綠茶飲料,這是張東師傅的防暑降溫措施,用這個方法來迅速補充身體的水分。
“下油了”。對講機里傳出工作指令,剛剛歇口氣的張東師傅二話不說,又奔向滾燙的混捏鍋……
鏡頭二:焙燒廠六車間
面對300℃的溫度是什么感覺?你一定沒有感受過。翻框是焙燒老浸漬車間員工們每天的必修課之一。為了環保,減少瀝青煙氣,進入預熱爐中的電極框不能沾上一點瀝青。所以,當電極從預熱爐出來后,必須要對進入浸漬罐的電極框進行更換。
翻框的時候,300℃高溫的電極就在離工人師傅們二三十厘米的地方,他們需要將12噸左右的電極全部吊出,迅速、安全轉運到專用浸漬框內,再送入浸漬罐。
技術員王衛民說,完成一次操作需要十多分鐘。“咱們的員工好感人,他們在熾熱的熱浪面前沒有退縮半步,一絲不茍地操作,絕不馬虎半點。”王衛民充滿感情地說。“劉師傅,您歇歇吧,喝口水再干”。王衛民心疼地擋住一名員工。“嘿嘿,干完再說,干完再說!”劉師傅一轉身又開始指揮天車轉運電極,黃豆大的汗珠,不一會就從劉師傅的臉上滾落下來。
鏡頭三:石墨化廠二車間
石墨化產品清理現場,好幾排出爐電極一字排開。盡管已經出爐一個班的時間,但在酷熱的天氣中,電極表面還留下著很高的余溫。平時這些溫度不會對員工操作產生大的影響,可在高溫工作現場,這些帶有余溫的電極無疑是一組組暖氣包。四位員工全副武裝,他們頭戴安全帽,腳穿勞保鞋,一張臉包裹在防塵口罩里,衣袖褲腳扎得緊緊的。只見他們手拿特制鋼鏟,一鏟鏟下去,在“嚓嚓”的聲響中,電極表面瞬間由粗糙變得光滑。
“夏天是最痛苦的時候”。杜建軍師傅揭去防塵口罩,長長地出口氣,“太熱了,呼吸都會感到困難!”杜師傅邊說邊用毛巾擦拭著從臉頰流下來的汗水。高溫下,站著都出汗,別說捂得嚴嚴實實。一個班下來,清理工師傅們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濕透了。身上捂干的地方,都是白白的一層鹽漬。
“這個工作很辛苦,但必須有人干呀,既然我們干上了,就不說什么,不僅要干完,而且要干好”。杜建軍師傅戴上口罩,又招呼起旁邊的工友,“我們加油干,一會洗個涼水澡清涼一下,下班我請大家喝啤酒”。
“好呀!好呀!”工友們一片開心的響應聲,“嚓嚓”的清理聲音又此起彼伏響起來。
鏡頭四:加工廠電極加工線
偌大的廠房,整齊堆放的電極,往來吊運電極的行車,兩條忙碌的生產線,數控車床精細操作的員工,構成了電極加工線特有的生產場景。盡管是“桑拿天”,但早上的溫度相對涼爽一點,為了避開早上用電高峰降成本,加工廠的員工們卻選擇了在下午用電低谷時間全力沖刺班產。下午進入全天最熱的時間段,在轟鳴的機器聲中,展現在眼前的是比車間外天氣更加火熱的生產場面。員工們爭分奪秒,精心操作,一根根電極,一個個接頭下線裝配,一輛輛汽車緊張地運送著產品。張詩斌是加工廠工會主席,他組織人員把西瓜、飲料送到一線班組,為員工們送清涼,除暑氣。他十分感慨地說,咱們的員工最可敬,他們心中始終裝著企業發展這個大局,寧肯自己多受點苦,都要選擇為企業降成本做一份貢獻。他打開一瓶飲料送到一位員工手上,深深感謝大家的這份辛苦和付出。吊電極,更換工裝,調換卡具、刀具,機床調試,加工生產現場一片忙碌的景象。
鏡頭五:生產部成品科發貨現場
“叮鈴鈴”……天車鈴聲在空中回蕩,一垛垛電極在成品庫的空中飛來飛去,在地面人員的清晰指揮下又穩穩地落在大貨車廂內。庫房外一排排大卡車正在等待裝貨,天空和地面一樣的繁忙。
夏天溫度高,熱氣上浮,天車工駕駛室的工作環境溫度要比地面還要高上2-3℃。地面的人還可以自由地活動一下,空中的天車工只能干干地忍受高溫的煎熬。天車上電風扇吹出的風都是熱的,根本不“解渴”。
“空姐”丁曉麗是方大集團巾幗標兵,今天她當班,200多噸Ф450mm電極中午前必須發往鋼廠。起吊、打鈴、轉運、落吊,整整一個上午,丁曉麗一直在空中飛來飛去。盡管空中的悶熱讓丁曉麗汗水不斷,但她不敢有絲毫懈怠,精神高度集中,緊盯地面的一舉一動,讓一垛垛電極安全平穩地落在車廂內。
“親愛的,中午你回去給孩子做飯吧,我得再干一會把車裝滿”。丁曉麗利用下車休息的間隙,給丈夫打電話“請假”。摘下安全帽露出了濕漉漉的劉海,顯出一份別樣的美麗。
天氣預報,從7月19日到7月24日連續一周每天最高氣溫都在35度以上,方大炭素員工們又將迎戰新一輪高溫。熾熱的陽光下,一群頭頂安全帽的方大人正邁著堅定地步伐走進廠房,奮戰在車間。
(洪萬有 移崗)
相關新聞
- 2021-07-23甘肅銀行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報告會
- 2021-07-23中國繪制優化生育政策“路線圖” 開啟人口發展新階段
- 2021-07-23國家儲備局再出手穩價,第二批銅鋁鋅將投放17萬噸
- 2021-07-23部分熱點城市房貸收緊周期拉長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