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繪制優化生育政策“路線圖” 開啟人口發展新階段
中國官方日前公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作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決策。此間專家表示,《決定》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繪制“時間表”“路線圖”,更加明確了優化生育政策的預期目標,開啟中國人口發展的新階段。
人口問題是“國之大者”。中國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立足人口基本國情,不斷完善生育政策。但另一方面,人口形勢近年來也在發生新變化,在生育水平,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等方面遇到一定困難。有觀點認為,依據人口發展變化形勢,逐步完善生育政策,已是迫在眉睫。
官方對此已有充分認識。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在此背景下,《決定》應運而生。在7月21日中國官方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于學軍說,《決定》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兼顧多重政策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
“這不僅是一個生育政策,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綜合性的大政策。”于學軍說。
外界注意到,這份“大政策”明確以2025年、2035年為節點,提出了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主要目標。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與以往調整生育政策不同,繪制“時間表”“路線圖”是此番優化生育政策一個重要的亮點,“更加明確了我們未來生育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自然需要擔起改善人口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宋健指出,老齡化問題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但人口發展“從來都是著急不得的問題”。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應該以中長期的眼光來看,若從現在就開始通過優化生育政策、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來改善人口結構,未來的人口老齡化局面料將會有所緩解。
官方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剛剛結束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200萬,總和生育率為1.3。另據國家衛健委釋出的信息,根據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的監測情況,今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會呈現走低的趨勢。
“如果不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國的生育水平可能會持續下降或者加速下降。”陸杰華分析說,三孩生育政策很重要,就是要緩解生育水平下滑太快的趨勢,為推動未來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空間。
另一方面,即便出生人口有所下降,擁有14.1億人的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認為,中國10億量級的人口規模具有巨大的消費潛能和市場容量。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可以提高出生人口數量,改善人口年齡結構。無論是勞動力存量還是增量,都有助于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生育政策在逐漸放寬,但三孩生育政策仍屬計劃生育政策范疇。分析指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仍處于緊平衡狀態,脫貧地區以及一些生態脆弱、資源匱乏地區的人口與發展矛盾仍較為突出。
“有利于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也是中國本輪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之一。宋健對中新社記者說,目前中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絕對貧困已被消除。“無論是人口形勢的變化,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我們現在出臺這樣的生育政策都是合適的,因為它是為未來保駕護航。”(記者 李純 黃鈺欽)
相關新聞
- 2021-07-23“快遞進村”還有哪些堵點、痛點?
- 2021-07-23深圳:30條舉措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 2021-07-22公航旅集團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旅游持續火爆,游客接待量較2019年提前一周突破百萬人次
- 2021-07-22武威市博物館暑期組織小學生開展探索古代絲路貿易趣味之旅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