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紅古區依托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緊扣蘭西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甘青區域合作創新發展示范區發展目標,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富有特色的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
創新發展 放大政策優勢激活內生動力
紅古區摒棄“靠資源吃資源”的觀念,主動作為,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契機,在轉型發展中望造新優勢,充分利用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基地、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等國家支持政策,把紅古發展中最艱難轉型期轉化為政策優勢最集中的機遇疊加期。多年來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9.8億元,實施產業培育、城市更新等重點項目594項,撬動社會指賢360多億元,夯實了轉型基礎、增強了發展動能。
協調發展 壯大園區平臺延長產業鏈
立足工業強區發展定位,紅古將園區作為經濟轉型主陣地,建后投資16億元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提高。積極承接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實施了10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強鏈延鏈項目65個,培育形成了煤基循環、有色治金、高端炭素、城市礦產、新型建材、生物科技、有機循環農業7大產業集群,炭素產業綜合實力躍升至亞洲第一。
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產業發展
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紅古區重點推動實施生態治理和公共服務項目,近年來全區新增造林面積4.3萬畝,新增國土綠化3800畝,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全力推進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治理,一次性關閉礦區小煤窯29家、清理煤場330余家、治理礦山地質環境550余畝,昔日的沉陷區變成千畝城市綠肺。積極布局生態產業,推進實施油頁巖綜合利用、井下綠色充填開采等一批節能環保、清潔生產項目,建成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紅古發展的“含綠量”持續提升。
開放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區域合作
在推進甘青區域合作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中,紅古區協同青海省民和縣先后編制完成《紅古區打造蘭西城市群節點城市發展規劃)(甘青區域合作(民和一紅古)示范區發展規劃》,謀劃重大帶動性項目277個,為加快蘭西城市群節點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全方位加強交流合作,與民和縣簽訂《川海合作框架協議》在文化旅游、綜治等9個方面建立跨區域聯動機制。連接甘青兩省的川海大橋、團結橋建成通車后,綜合樞紐中心、連接道路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兩地跨省公交實現直通對開,“川海同城、沿湟一體、民海一域”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甘青區域合作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發展邁入快車道。
共享發展 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多年來,紅古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78%以上。逐步建立了以城鄉低保、醫療救助、五保供養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救助體系,下大力氣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礦區村民低保發放、退役士兵社保斷繳等一大批歷史遺留問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教育、醫療、衛生、體育、文化事業等一大批惠民工程投入使用。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相關新聞
- 2021-08-13兩部門:到2025年建成一批現代化種養業良種生產基地
- 2021-08-13上海浦東—— 高品質供給助力消費升級
- 2021-08-13人民幣貸款7月增加1.08萬億元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不減
- 2021-08-13開放部分路段,配套安全政策 北京開放自動駕駛高速測試場景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