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夏日的蔥郁還未褪去,秋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靖遠大地景色宜人,呈現出一幅秋日豐收畫卷。

走進靖遠縣北灣鎮三林種苗基地,推開溫室小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一排排蔬菜幼苗,綠意盎然,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育苗栽秧,現場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王三林是三林育苗基地的負責人,他從1992年就開始種植蔬菜大棚,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等,由于技術欠缺管理不當,收入并不理想。得知山東壽光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成熟,他專程跑去學習,經過多年的探索積累,現在他的育苗基地已輻射白銀市三縣兩區及省外,年出苗1500多萬株。
談起自己多年的經驗,王三林感觸頗深,“20多年的蔬菜種植我深有體會,苗子是蔬菜種植的關鍵。這幾年,我不斷在外面考察學習、引進新技術,培育出健康優質的蔬菜苗子,讓菜農們都用上一級苗,為提高產量打好基礎,我計劃明年再增加幾座大棚,努力增收致富。”
2020年,育苗基地從山東壽光聘請桑豐元為技術總監,豐富的經驗、先進的管理,以縣農業部門為技術依托,基地選育出適宜本地氣候和土質的優良品種,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使這里的種苗逐漸暢銷市場。
三林育苗基地技術總監桑豐元說:“兩年來,我用自己掌握的技術不斷試驗,努力培育、篩選出適合咱們當地的蔬菜苗。從基地購買秧苗成活率高,成本風險低,產量也大大增加了,收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三林育苗基地跑出優質育苗產業“加速度”,有效帶動了當地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增產增收,助力農業發展提速增效。受雇于基地的村民不僅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免費享受優質的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
近年來,靖遠縣始終把設施蔬菜產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先導產業,堅持因地制宜、生態優先、市場主導、科技支撐、全產業鏈開發原則,加快推進設施蔬菜產業提檔升級,設施蔬菜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縣設施蔬菜面積14.62萬畝,農民年人均從蔬菜生產中獲得純收入4100元,蔬菜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38.5%。
相關新聞
- 2021-09-02既有“溫度”又有“高度”——酒鋼首場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巡回宣講報告會側記
- 2021-09-0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舉辦“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活動
- 2021-09-02傳承弘揚敦煌文化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 2021-09-0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啟動無人機巡檢輸電線路新模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