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略論實踐過程中的思想先行

21-09-30 19:41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李繼民

  摘要:實踐活動是相對獨立發展的過程。實踐活動過程的三階段:思想①——實施——思想②,即從策劃確定實踐思想①開始,通過實施,再總結升華為思想②,周而復始、往復循環以至無窮。人們每次實踐活動的運行軌跡是一個不閉合式循環圓圈,人類無限次實踐活動的運行軌跡是“圓圈的圓圈”,正像是一串串無限延伸的彈簧。思想先行原理及其在辯證唯物論中的地位。實踐思想在實踐活動中的支配作用。實踐思想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思想領先原則是客觀真理,應該長期堅持。

  關鍵詞:實踐過程特點·思想先行原理·實踐思想作用·思想領先原則

  一、實踐活動是一個相對獨立發展的過程

  實踐活動與認識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這一矛盾體的兩個方面,二者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當我們像研究任何事物一樣,用相對靜止的方法,仔細觀察人類社會活動的歷史長過程,就會不難發現:人們的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這兩方面不僅相互對立、相互排斥,而且又相互聯結、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同時,這兩方面的主次地位也明顯地呈現著階段性的交替變化,它們各有一個相對獨立發展的過程,并明顯地表現出各自的特殊性。認識活動過程是人們能動地把現實轉化為思想的客觀過程,也即是物質變精神的認知過程,側重點是認識與解釋世界,目的在于獲得正確的思想認識,并將認識成果運用于指導往后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過程則是人們能動地把思想轉化為現實的客觀過程,也即是精神變物質的勞動創業過程,側重點是利用與改造世界,目的在于獲取實踐活動的預期成功,把理想變成現實,造福于人類自己。

  事實上,人類的歷史既是認識史,也是實踐史,是人類的實踐活動與認識活動在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中,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歷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之各種學科門類及其衍生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則正是人類在長期延續的各種實踐與認識的社會歷史活動過程中,精心培育出的一棵棵相互差異、相互聯系、枝繁葉茂、永煥生機的人類智慧之樹。

  對于人們認識活動過程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已經形成了共識,有了科學定論,但對于人們實踐活動過程的特點,卻很少有人論述。1964年,中國哲學界曾圍繞王若水《桌子的哲學》一文,在報紙上引起了一場廣泛而熱烈的爭論,所述及的正是實踐活動過程的特點問題。王若水的觀點是:“對于做桌子的木匠來說,是先有這張桌子的觀念,后有這張桌子。”①反對者則認為,這種觀點是唯心論。此后,王若水針對一年多的爭論,又寫了《再談“桌子的哲學”》一文,他指出:“這里的分歧并不限于小小的桌子問題,分歧的實質是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問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問題,人的自覺能動性問題。”“這還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在另一種形式中的繼續。爭論的問題仍然是要不要把辯證法運用于認識論,要不要把思維和存在看作是又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要不要堅持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當年的爭論在沒有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而被中斷,時至今日仍無定論。

  那么,我們為何要研究這一至今尚無定論的問題呢?

  首先,實踐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活動。

  人類的社會活動,按其目的性劃分,可以歸為兩大類,一是認識世界的認識活動,二是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辯證唯物論認為,人們的認識既要通過實踐活動獲得,又要通過實踐活動來檢驗其正確與否,而且認識活動又是為實踐活動服務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目標——利用與改造世界,為人類自己造福。為達此目標,人類必須通過直接現實的實踐活動,付出自己辛勤的勞動。因此,實踐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活動。

  其次,相對獨立發展的實踐活動過程,其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認識與實踐,既然是一對矛盾,則與宇宙其它任何事物的矛盾一樣,都毫無例外地具有對立統一規律的一切屬性。如前所述,實踐活動與認識活動之間既對立又統一,既具斗爭性,又具同一性。二者的同一性表現在它們不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而且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作為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因主、次地位的交替轉化,明顯地表現出兩個不同的、各自相對獨立發展的過程,并顯示出各自不同的運行軌跡和特殊性,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對于實踐活動過程的特殊性或特點,我們將在后文中詳述。

  再次,研究實踐活動過程的特點,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我們看到,人民大眾每天都從事著各種實踐活動,并都期盼著預想目標的實現。為此,人們的實踐活動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作為指導,并事前先要策劃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實施方案。因此,研究實踐活動過程的特點,掌握其規律性,準確把控其全過程,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從而實現預期目標,就顯得尤為必要。這對于人們認識與改造世界,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這篇文稿,就是專門針對人們實踐活動過程的特點,以及由此引申的相關問題,談幾點個人見解,其中也順便對關于《桌子的哲學》所爭論的問題給出了一個答案。是否正確,還望讀者評說。

  二、實踐活動過程是從策劃確定實踐思想起始的

  這里需要我們先給實踐思想下個定義:所謂實踐思想,就是指支配人們實踐活動的思想,包括理想、信念、觀念、理論、方針、政策、目標、計劃、實施方案等等。很顯然,實踐思想不僅包含著人們以往認識活動的理論成果,還包含著人們當時進行實踐活動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目標、創新理論、科學設想、結果預測以及工作實施方案、防患措施等內容。因此,實踐活動的實踐思想與認識活動的理論成果,盡管二者相互緊密聯結,但絕對是不能畫等號的。

  接著再來看看人們的實踐活動到底是怎樣起始的。

  馬克思在分析人勞動的特點時說:“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②這就是說,人的勞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行為。人勞動想要得到的預期結果,勞動時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勞動操作的程序、方法等,在勞動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觀念地存在了。人在勞動過程中所發揮的這種主體能動性,是其它動物都不具有的。

  下面,我們首先仔細觀察體驗自己日常生活中各種行為的發生過程: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吃飯、穿衣、睡覺、購物、走親訪友、待人接物等等,其行動的每一步總是毫無例外地要受自己思想(客觀存在反映在人腦中,通過大腦思維產生)的直接支配。簡單的行動,大腦不需多加思維,就會瞬間作出判斷,發出指令;復雜的行動則要“三思而后行”,需大腦經周密思考后,才會發出一步步行動的指令。這說明,人們的日常行為都是受自己思想直接支配的。

  接著,我們再舉幾個簡單的事例,看看人們比較復雜的實踐活動過程是怎樣起始的?

  (1)農民種地,是依照他們在什么季節種什么作物,種多少畝土地,撒多少種子,施多少肥料等安排開始播種的。

  (2)工人做工,是根據工廠計劃產品的規格、數量、質量等要求進行生產的。

  (3)科學家發明創造,是嚴格按照實驗項目設計方案慎密實施的。

  (4)作家創作,“意在筆先”。他們是按照自己作品的寫作提綱著手寫作的。

  (5)一個國家的執政者,總是依照他們既定的方針政策實行管理的。

  上述例子表明,人們的各種實踐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行為,在行動前,都必須先要根據實踐活動目標,經過調查研究,進行可行性論證,最終策劃確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也即實踐思想。沒有確定的實踐思想,便不會發生具體的實踐活動。這說明,人們的實踐活動過程是從策劃確定實踐思想起始的,或者說策劃確定實踐思想要比具體的實施行動要先行一步。人們常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是此理。

  實踐思想確定后,人們接著便要按照既定的實踐思想進入實施階段。在這一階段,實踐主體必須全面把控實踐活動全過程,自始至終地監督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及時反饋和正確處理實踐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當實施階段結束后,作為人們的一次實踐活動過程是否算完結了呢?并沒有。在實施階段結束后,人們還要對實踐活動的實施結果進行評估總結,作個恰當結論,為再次實踐活動提供決策依據。例如,科研工作者在每次實驗結束后,都要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一番全面的分析與評價,總結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并將全部資料整理歸檔保存,以供下次實驗借鑒。這種總結評價一結束,作為當次實踐活動的過程就算相對完結了。

  由此看來,人們進行一次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具體經歷三個階段:一是策劃確定實踐思想的階段,二是把實踐思想付諸行動的實施階段,三是對實踐思想和實施效果進行總結評價的階段。現在我們用思想①表示第一階段,實施表示第二階段,思想②表示第三階段。那么人們進行一次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思想①——實施——思想②

  不難看出,人們進行一次實踐活動的過程從策劃確定思想①開始,通過實施,最后經總結升華為思想②,而人們實踐活動的長過程,就是以這種方式不斷地周而復始、往復循環的發展過程。這種循環是有限的,同時又是無限的。作為人們個別的具體實踐活動過程是有限的,但作為人類整個實踐活動過程則是無限的。只要人類存在,這種循環就永遠不會完結。當然,人們實踐活動過程的每一次循環,都具有新的內容,絕不是舊事物的簡單再現。

  由于思想①與思想②在內容上有所不同,還由于思想②既是當次實踐活動過程的尾,又是形成再次實踐活動過程之實踐思想的有機成分,它起著承上啟下、首尾銜接的作用。因此,人們每次實踐活動過程形成的運行軌跡,是一個不閉合式循環圓圈,而人類對各門科學無限次實踐活動的漫長過程分別形成的運行軌跡——圓圈的圓圈,正像是一串串無限延伸的彈簧。人類實踐活動過程的這些特點,正好印證了列寧在《哲學筆記》——“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所加注的批語“科學是圓圈的圓圈”③,是對人類科學發展史的形象表述。

  三、思想先行原理及其在辯證唯物論中的地位

  1、思想先行原理。

  事實證明,人們的實踐活動就是不斷地貫徹實施自己實踐思想的過程。人們每次實踐活動,在事前都必須根據實踐項目的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然后通過可行性分析論證、周密策劃,確定出一個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即實踐思想,也就是說人們的實踐活動過程是從策劃確定實踐想起始的。這種實踐思想不僅是人們實踐活動過程的起點,同時還貫穿于人們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它自始至終地支配著人們的具體行動。沒有確定的實踐思想,便不會發生具體的實踐活動。人們的實踐活動與其實踐思想相互關聯的這種規律性特點清楚地表明,在人們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實踐思想的策劃確定較之具體的實施行動必須要先行一步。因此,思想先行是實踐活動規律,是毋庸置疑的客觀存在。這一規律寓示著實踐活動必須要思想先行,這就是思想先行原理。

  2、思想先行是聯系認識活動過程與實踐活動過程的橋梁和紐帶。

  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的改造世界。”④顯而易見,認識世界只是手段,能動地改造世界才是目的,這是哲學思維的真正社會價值所在,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它哲學區別的最為顯著標志。由于人們的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利用、改造世界,為人類自身造福,又由于認識活動所產生的認識成果,為往后的實踐活動,奠定了策劃確定先行實踐思想的理論基礎或依據,這說明思想先行既是人們認識世界之認識過程的落足點,又是改造世界之實踐過程的出發點,它是聯系人們認識活動過程與實踐活動過程的橋梁和紐帶,是開啟實踐活動的先導。因此,思想先行也就成為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各項實踐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規律。

  3、思想先行原理堅持了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認識的基礎。毛澤東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入高一級的程度”。⑤這種對人類的認識過程的抽象無疑是科學的。思想先行原理中所說的實踐思想,也正是指通過這樣的認識過程所產生的理論成果,而實踐過程則是把認識過程產生的理論成果,作為確定實踐思想的理論之源。顯而易見,思想先行原理并沒有否認唯物論,而是避免了形而上學,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如果我們用實踐①表示認識過程起點的實踐,用實踐②表示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實踐。那么我們則可以把人們進行一次認識活動的全過程用公式表示如下:

  實踐①——認識(感性到理性)——實踐②

  公式表明,人們進行一次認識活動的過程是從實踐①開始,通過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然后再回到實踐②中去檢驗。同時由于實踐①與實踐②存在著差別,還由于實踐②既是當次認識活動過程的尾,又是下次認識活動的一個基礎,它起著承上啟下、首尾銜接的作用。因此,人們每次認識活動過程的運行軌跡,都是一個不閉合式循環圓圈,而人類對各門科學無限次認識活動的長過程與實踐活動的漫長過程一樣,所形成的運行軌跡——圓圈的圓圈,也正像是一串串無限延伸的彈簧。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說“把哲學史比做圓圈——《這個圓圈的邊沿又有許多圓圈》……”列寧在《哲學筆記》中針對這句話批語道:“一個非常深刻而確切的比喻!!每一種思想=整個人類思想發展的大圓圈(螺旋)上的一個圓圈。”⑥列寧還說:“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于一串圓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線。”⑦人類認識活動過程的上述特點,證明了黑格爾、列寧的這些話是非常深刻、非常正確的。

  蘇聯哲學家謝.斯.吉謝遼夫在其所著《關于列寧的“哲學筆記”》中指出:“《哲學筆記》的思想財富尚未完全發掘出來,直到現在,對《哲學筆記》中的一些原理還在進行辯論,《哲學筆記》中的個別論點(如哲學史發展的圓圈論點)的含義至今還沒有弄清楚。”⑧ 我在前面論述實踐活動過程和認識活動過程的特點時,先后引用了列寧關于“圓圈”的論點,這是本人對列寧論點的詮釋。我的理解是否正確,還望讀者評說。

  4、思想先行原理并沒有陷入唯心論。

  有人提出,承認思想先行原理就是陷入了唯心論,其實不然。

  我們看到,盡管思想先行原理與唯心論中都使用了“思想”這個名詞,單從字眼上看分不出什么區別,但追究其各自的“思想”來源,答案卻是完全不同的。唯心論者所說的思想是從上帝與自我中來的。他們的思維過程是從自我到自我,從思想到思想的演繹過程,而思想先行原理中所說的思想是從實踐中來的,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其思維過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往復無窮的發展過程。顯然,思想先行原理中所說的實踐思想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憑空臆造,不是遠離現實存在的主觀遐想,而是通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才形成的。這就清楚地表明,在“思想”這個字眼下掩蓋著兩條不同的認識路線,即哲學上的唯物主義路線和唯心主義路線。因此,問題并不在于是誰使用了“思想”這個詞,而在于他們使用這個詞時所包含的實質內容,其來源在什么地方。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唯心論與唯物論的根本區別在于如何回答認識的溯源問題,即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問題,而思想先行原理所論述的并不是這個問題。從認識論的角度講,思想來源與思想先行,二者研究的問題分別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不同的能動飛躍階段。前者研究的是實踐決定認識的過程,是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也是物質變精神的能動飛躍階段;后者研究的是認識反作用于實踐的過程,是把理想變成現實的過程,也是精神變物質的能動飛躍階段。顯然,盡管二者研究的對象都是實踐與認識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矛盾關系,但卻是兩個不同的論題,絕不可混為一談。

  現在我們回頭再說1964年,那場至今仍無定論的關于“桌子的哲學”爭論,如果按照思想先行原理的觀點,用相對靜止的方法,把人們的實踐活動與認識活動分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發展的過程考察分析,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由于實踐活動過程是從策劃確定實踐思想起始的,因而王若水提出的“對于做桌子的木匠來說,是先有這張桌子的觀念,后有這張桌子”的論點顯然是正確的,當年的爭論也就因此而統一了,從而我們也就更容易理解王若水在《桌子的哲學》和《再談桌子的哲學》中,所表達的觀點是符合辯證唯物論的,而反對者形而上學的觀點顯然則難以自圓其說了。

  這里,我們再談談認識與實踐孰先孰后的問題。

  有人問:你講實踐活動過程的時候,說思想在先,而講認識活動過程的時候,又講實踐在先,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那么,歸根到底,究竟是先有思想還是先有實踐?其實,這并不是自相矛盾和難解的問題。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過程,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毫無疑問,與其它任何矛盾體的兩方面一樣,二者的主次地位和先后關系也因一定條件而相互轉化,這正如人們走路過程中兩條腿一樣,不停地相互交替,根本不存在什么固定不變的先后問題。當人們重點進行認識活動的時候,實踐在先,而當人們重點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思想卻在先。客觀事實就是這樣存在著,誰也無法把它們否定掉。這一問題也猶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如果我們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去理解和看待人們的思想與實踐究竟孰先孰后的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四、實踐思想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作用

  1、實踐思想的正確程度決定著實踐結果的成敗程度。

  思想先行原理告訴我們,人們的實踐活動就是不斷地實施自己實踐思想的過程。顯然,思路決定出路,實踐思想的正確程度決定著實踐結果的成敗程度。正確的實踐思想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導向成功,而錯誤的實踐思想卻會導致人們的實踐活動遭到失敗。

  我國原子彈、氫彈爆炸,火箭、導彈、衛星發射、中國空間站的成功運行等一系列高科技項目之所以能實現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說明實施方案(實踐思想)是正確無誤的。又如,一些地方領導只顧眼前政績,在城市建設中對給、排水管道的布局設計與施工方案(實踐思想)預見性差,缺乏長遠打算,甚至盲目施工,結果年年修,年年拆;建了拆,拆了建,反復折騰,惡性循環。不但極大地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而且一旦遇上大暴雨,排水系統癱瘓,給人民群眾造成大災難。這些年,類似這種由領導人決策(實踐思想)失誤造成的敗局屢見不鮮。

  列寧關于“由城市到農村,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理論(實踐思想),指導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這是因為這一理論符合俄國國情,是正確的理論。但是,把這一理論照搬到中國,卻成為不符合中國國情的錯誤理論,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只能導致失敗。毛澤東關于“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理論,之所以能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那是因為這一理論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理論。

  2、思想認識上的飛躍引領實踐過程的飛躍。

  無論是人們改造自然的技術革命乃至產業革命,還是人們改造社會的社會革命,都是事物從舊質向新質的飛躍,都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⑨ 人們在每次革命實踐活動開始之前,都是先運用創新的理論,進行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使人們的思想認識經歷一次飛躍變化。沒有思想認識上的飛躍,便不會有實踐活動過程的飛躍。同時,這種思想解放工作一直伴隨著革命實踐活動過程的始終。

  公元十四——十六世紀,在歐洲興起的長時期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反封建和反神學世界觀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促進了近代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進而導致了歐洲從封建主義時代開始進入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時代。

  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對國人的統治和壓迫,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代。這一劃時代的歷史過程在開創之前,中國首先經歷了初期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以及俄國十月革命思想的傳播,經歷了“五四運動”,掀起了社會主義思潮,為新民主義革命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的革命實踐活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如何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革命理論創新問題。每當革命實踐遭受到重大挫折,必然要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產生思想認識上的飛躍轉變,使全黨步調一致,奪取新的勝利。

  當代中國自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實現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各方面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改革開放的前奏曲,正是彼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以“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標志的,全面深入的思想解放運動。沒有思想解放過程,就沒有思想認識上的飛躍,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實踐過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五、實踐思想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為了使實踐主體能夠準確地把控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使實踐效果達到預期目標,首先要求實踐思想必須正確無誤,因此,實踐思想的策劃確定,包括實踐課題或項目選擇、計劃目標、調查研究、資料搜集與整理、可行性分析論證、實施方案制定等環節,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全面系統、周密細致、有根有據、嚴謹可靠,符合科學決策的程序。這里強調三點:

  首先,實踐思想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我們看到,人創造環境的本領遠遠高于蜜蜂造房、蜘蛛織網、燕子筑巢的本領,這是因為動物的本領只是其本能活動,而人的本領卻具有主體能動性。“人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創造人”。⑩人不但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而且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同時還能夠能動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毫無疑問,現代化世界是人類自己創造的,但人類的任何創造都不能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客觀規律只能被人們所發現、所認識、所利用,而不能被創造。人們在認識、利用、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只能依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才能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江河泛濫,曾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而當人們認識了江河水泛濫的客觀規律后,就利用其規律筑堤、打壩、修水庫、修水電站,為人類造福。倘若人們在實踐活動中,違背客觀規律行事,則沒有不失敗的。過去,不少地方對森林沒有節制的濫砍濫伐,對礦山資源濫挖濫采,山川草原植被遭嚴重毀壞,致使生態嚴重失衡。如今,土地沙化、泥石流、沙塵暴等災害頻發。這些惡果正是人們自己違背自然規律造成的,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中國古代成語故事:揠苗助長、欲速不達、物極必反等,就是告誡人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否則,結果事與愿違,人們會吃虧的。

  其次,實踐思想應包含對偶然事件的積極防范與應對措施。

  策劃確定實踐思想必須要充分估計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偶然性趨向,對那些可能發生的偶然事件要有積極防范的措施和多種預案。這是由于在實踐思想付諸于實踐行動的過程中,除了它所產生的必然性趨向外,還會出現一些偶然性趨向。這些偶然性趨向盡管不是事物發展的主流,但它卻是直接影響事物發展進程的因素,而且有的偶然性趨向的發展會導致偶然事件的發生。同時我們還看到,這些偶然事件有的能促進事物的發展,但有的卻阻礙和破壞事物的發展,甚至還會中斷事物發展的進程。思想先行就是為了人們在利用與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能夠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和預見性,能夠有效調控實踐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達預期目的。早在先秦時期,我國的思想家就告誡過人們:“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中庸》)。因此,充分估計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偶然趨向,未雨綢繆,對可能發生的偶然事件采取及早防范的措施,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事,而應是實踐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那些促進事物發展的偶然事件要有及時利用的準備,而對那些阻礙、破壞事物發展的偶然事件應該有防患于未然的積極措施和解決預案。偶然事件一旦發生,我們可立于臨亂不驚、亂中有治的主動地位,變不利為有利,消除阻力,創造條件,促進事物的正常發展。如果我們對于偶然事件沒有及早防范的準備,事到臨頭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無法收拾,那就必遭大難。例如,1974年2月1日上午八時半,巴西圣米保羅市25層的焦馬大樓,發生了一場火災,死亡179人,受傷500余人,經濟損失巨大。火災是從12樓空調系統電線起火引起的,歷時30分鐘就燒毀了12層以上的各層。這座大樓之所以造成這樣嚴重的損失,一個根本重要的原因,就是設計時沒有充分估計到火災——這種偶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設計上沒有考慮防火要求和滅火設施。如樓梯間設計不合理,不能起到隔煙阻火的作用,沒有避難樓梯和救護設備;樓內既沒有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裝置,也沒有緊急廣播設備;室內消火栓在濃煙作用下已起不到作用。(引自1980年《消防》雜志第一期)再如,2015年6月27日晚,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事件。造成15人死亡,484人受傷。(《八仙粉塵爆炸一周年》2016.6.28日中央四臺午間新聞)。爆炸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主辦單位為了舞臺效果,把彩色粉塵(玉米粉加色素)噴射向民眾區,粉塵因接觸到舞臺上400℃的射燈,遇高溫起火,引發爆炸。這次爆炸之所以造成悲慘后果,正是由于活動的主辦者事前對發生火災的偶然性估計不足,沒有防范預案與實際管控措施,致使事件發生后,措手不及,現場失控,亂作一團,釀成大禍。這些例子說明:如果人們策劃確定的實踐思想僅僅是單純的建立在事物發展的必然性基礎上,而對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偶然性趨向不做充分的估計,對偶然事件沒有積極防范措施,那么這種實踐思想仍然是殘缺不全的。

  再次,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斷地補充修正和完善發展實踐思想。

  由于每一種實踐思想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具體受著時間、地點和條件的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和客觀條件的變化,原來的實踐思想就會逐漸地與現實條件相脫離,適應的變為不適應了。時過境遷,實踐思想就不能不變。現在的政策之所以與過去的政策有區別,其原因正在這里。人們要是在新環境下,仍然固執地用過去的政策來指導今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那就不能不在實踐中碰壁,不能不犯錯誤。當然,有些實踐思想是用以指導人們實踐活動長過程的,但過程再長,它所處的客觀具體條件仍然少不了發生變化。因此,這種實踐思想也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地加以修正。例如,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它在社會實施過程中的適應期就比較長。然而,世界上卻找不出一部永遠適應時局發展,而從不再加修正的法典。同時還由于人們的認識能力有限,對客觀事物總不能一下子認識清楚,對有些問題的解決又難免帶有一些主觀偏見。所以,人們的實踐思想也就難免出現錯誤。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⑾因此,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務必面對現實,實事求是,勇于承認和及時地修正實踐思想中的錯誤成分,如果我們發現了錯誤,而又不及時地加以修正,則會在錯誤思想的指導下,越陷越深,造成的惡果也越嚴重。我們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善于及時地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補充修正和完善發展實踐思想,特別是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大政方針政策,發現失誤應及時糾正,不可一錯再錯,以免積重難返,造成更大禍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少犯錯誤和少走彎路。

  六、思想領先原則是客觀真理,應長期堅持

  我們看到,人們的各種行為都是在自己大腦的直接指揮下,方可一步步行動的。不管這個指令來源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被動的,甚至是自己不情愿做的,但最終的行動都必須得到自己思想的許可。請想一想,如果自己大腦不發指令,難道你能行動一步嗎?戰場上,對準誰開槍,最終還是要自己做出決斷。這說明,任何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事實證明,人的思想觀念直接決定著自己的行為取向,而主導人們行為的思想正確與否,又決定著行為結果的成效。一種壞思想,絕不會導引出好結果的。中國有句俗話說,心里有善,就不會作惡。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托爾斯泰說過:壞思想是比壞行為壞得多的東西, “一種壞行為只能為其它壞行為開路,而壞思想卻會拖著人順著那條路一直往下滑”。⑿歷史和現實中形形色色的貪官污吏、違法亂紀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首要的原因就是其思想變壞了,是內因起了決定作用。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深刻教訓。因此,我們無論做什么工作,都必須把思想工作放在首位,一定要先把人的思想工作做通、做好。由此可見,毛澤東關于在一切工作中堅持思想領先的原則是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毋庸置疑的客觀真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軍隊和全國人民,在奪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建設新中國的長期征程中,取得一個接一個偉大勝利,這與其在一切工作中,長期堅持并靈活應用思想領先的工作原則是密不可分的。今后,我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征程中,仍然需要長期堅持思想領先的優良工作傳統,并把它發揚光大。

  首先,必須用科學的先進思想武裝人們的頭腦,指導人們的行動。

  這里說的科學的先進思想就是指思想領先原則中領先的思想。領先的思想必須是科學的,符合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引領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的思想;領先的思想必須是符合科學的世界觀、維護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領先的思想必須是與時俱進的、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和諧、健康發展的思想,而不是腐朽、沒落、開歷史倒車的思想。

  其次,必須大力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毛澤東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⒀人類正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才使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及其各種學科門類與衍生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從無到有,不斷地得到延伸發展。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再過渡到封建社會,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到如今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并存時代。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也正是人類不斷地進行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的過程。

  時代車輪滾滾前進,舊事物不斷消亡,新事物不斷涌現。人類社會各個領域不斷地發生新情況,出現新問題。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認知世界、利用世界、改造世界、為人類造福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欲望也不斷提升,社會實踐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人類飛躍發展的社會實踐急切地呼喚著人們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研究新生事物,大膽地進行理論創新;呼喚著人們以創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創新活動獲取新成果。這里特別強調兩點,一是在創新過程中,不能以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對待以往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而是在繼承古今往來一切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以創新的理論指導實踐創新。二是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些實踐活動的結果難以完全預見清楚,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探索新路子,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摸著石頭過河”并不是盲目的實踐,而是在創新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踐創新探索,目的是為了取得預期成功。因此,當著某一創新理論在付諸具體實踐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就必須及時糾正,絕不能放縱問題漫延,以免造成大錯。

  當今世界正處在社會大變革時代,創新仍然是時代的主旋律。沒有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社會就沒有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地認識規律,不斷的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相結合,而產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這一劃時代的創新理論,已經成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朝著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指導思想。

  再次,在各項工作中堅持思想領先,并把思想工作貫穿于一切工作的全過程。

  一個集體、一個團隊,要做成一件事,需要統一指揮、統一行動,但由于每個人的立場、觀念、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因而對同一問題就會有多種主張,這是很正常的事,但不能因此而各行其事,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否則,將一事無成。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任何事情要達到預期目標,大家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步調一致,同心協力的工作,最終才能成功。因此,為了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千頭萬緒的工作也就只能從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開始。同時,由于每一項工作從開始到結束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一個矛盾解決了,另一個矛盾則會再現,新的思想問題也會不斷出現。所以,大家又得統一認識,統一思想,解決問題的思想工作隨之也得跟上。因此,思想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事,而應貫穿于一切工作的全過程。這也是領導者一以貫之的責任之一。

  第四,切實做好思想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

  實踐思想的正確與否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成敗,但人的正確思想不是生而知之,而是人在一定社會環境下學而知之的。因此,要用科學的先進思想武裝頭腦,就必須注重宣傳、注重教育、加強學習。

  一是要注重宣傳。

  宣傳工作之所以被各國政治家們高度重視,是因為宣傳是傳播各自理想信念、各自政綱,動員民眾、凝聚民心、干大事創大業之不可或缺并行之有效的運作方法。要傳播科學的先進思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革命傳統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社會正氣,構建和諧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這一系列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都離不開大張旗鼓、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工作。只有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宣傳到家喻戶曉,變為民眾的共識與自覺行動,才能形成眾志成城的力量,進而把強大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把中國夢變為社會現實。

  二是要注重教育。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全體公民素質的提高,而公民素質的高低又決定著國家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速度。很難設想,在一個文化貧困的國家,會有什么高速度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無論哪種社會形態的國家,教育都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的國家,在教育方面更有著三千年所積累的一整套成功的傳統理論、經驗和成果,尤其在倫理道德、人格修養方面更是在全世界獨樹一幟,被譽為“禮儀之邦”。可是,近百年以來,我們曾一度在批判封建主義的同時,卻連同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一起給否定了,也即是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全給拋棄了,這是十分可悲的事。誠然,我國的教育需要與西方接軌,但應該把西方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吸收西方教育對中國有用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照搬,這才叫洋為中用。同時,我們更不能丟棄中國文化的根,不能數典忘祖,不能在學習西方教育的過程中,卻把祖先三千年以來留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經驗給忘記了,拋棄了。我們要吸取古代教育的精華,應把對人的思想德行教育,始終放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國家教育工作的首位來抓。

  注重教育,不僅要注重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而且要注重對全體公民的教育,尤其要注重對領導干部的教育。領導干部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思想上蛻化變質,行動上腐化墮落,以權謀私,就會走上犯罪道路。這些人掌握的權利越大,對黨和人民、對國家的危害也越大。因此,組織上對干部的培養教育要常抓不懈,以提高大家拒腐防變的能力和警惕性。每個干部也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與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提高自我約束力。一個人應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都要與時俱進,接受教育。

  三是要加強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說: “人們必須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地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種現象,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⒂一個不學無術或道德觀念很差的人,當農民不會是好農民,當工人不會是好工人,當干部肯定不是好干部。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道德修養、精神境界與知識水平;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地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里強調三點:首先,一定要學習馬列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以提高自己思維能力。這是因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打開一切知識大門的鑰匙,它給人們以認識事物與解決問題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啟迪。其次,一定要學習歷史知識,包括古今中外的歷史,特別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史和中國革命史,尤其是中國革命近、現代史。我們要牢記歷史,以史為鑒。忘記過去,等于背叛。再次,學習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學習不僅要從書本上學,更重要的是要到社會實踐中去學,到群眾中去學,特別要“從本身的錯誤中,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⒃,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

  2021年9月

  注:                       

  此文原稿《論思想先行原理》,成稿于1981年。

  2016年9月編輯在《印跡》一書中,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7年經修改,刊登在2017年6月15日《華夏文明導報》(甘肅)《理論研究》專版。

  2018年再次修改,題目改為《思想先行原理》,于10月12日在“中國甘肅網”上發表,“百度網”轉載。

  2019年再修改,題目改為《略論實踐過程中的思想先行》。康縣黨校高級講師,甘肅省哲學學會會員、《中國評論》雜志特約評論員潘生榮同志(已退休)寫了推介專文《哲學理論創新佳作“略論實踐過程中的思想先行”》。兩篇文稿于2019年4月29日,30日先后在《中國甘肅網》上發表,《百度網》轉載,6月15日湖南長沙市《天心區官網》轉載。此后《一生學習網》、《牛牛微信群》等均有轉載。

  2021年,本文再度修改。

  參考文獻:

  (1) 王若水《在哲學戰線上》第420頁

  (2)《馬思全集》第23卷,第202頁

  (3) 列寧《哲學筆記》251頁

  (4)《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68頁

  (5)《毛澤東選集》第1卷297頁

  (6) 列寧《哲學筆記》271頁

  (7) 列寧《哲學筆記》411頁

  (8) 謝.斯.吉謝遼夫《關于列寧的“哲學筆記”》第7頁

  (9) 《列寧選集》第1卷第328頁

  (1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458頁

  (11) 《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61頁

  (12) 托爾斯泰《復活》343頁

  (13)《毛主席語錄》第174頁

  (14)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15)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1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43頁

  作者簡介:李繼民,甘肅省隴南市工商聯退休干部,曾任隴南地區汽車運輸公司總經濟師、市工商聯調研員、市政協一屆常委。曾被中共隴南地委研究室聘為特邀研究員、隴南電大聘為兼職教師。著有《印跡》一書,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紅色文化育少年 攜手再唱《大豆謠》烈士紀念日暨國慶主題活動在蘭州八辦舉辦 紅色文化育少年 攜手再唱《大豆謠》烈士紀念日暨國慶主題活動在蘭州八辦舉辦
  • 武威鐵警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日活動(圖) 武威鐵警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日活動(圖)
  • 蘭州市白銀路街道:家門口的集市開張了 志愿服務只送不賣挺特別 蘭州市白銀路街道:家門口的集市開張了 志愿服務只送不賣挺特別
  • 圖解|甘肅:全力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 圖解|甘肅:全力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
  • 甘肅省網絡安全宣傳周10月11日開幕 圍繞4大活動6個主題日開展 甘肅省網絡安全宣傳周10月11日開幕 圍繞4大活動6個主題日開展
  • 2021年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現場比武競賽 2021年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現場比武競賽
  • 【蘭大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不變的軍旅情,不滅的舞臺夢——記原成都軍區政治部戰旗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楊思遠 【蘭大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不變的軍旅情,不滅的舞臺夢——記原成都軍區政治部戰旗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楊思遠
  • 蘭州榆中捧出詩畫田園 引青海游客入甘樂享鄉村之旅 蘭州榆中捧出詩畫田園 引青海游客入甘樂享鄉村之旅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為時代楷模寫照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攝
2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國際友人親屬復信精
3   紅色文化育少年 攜手再唱《大豆謠》烈
4   “小食品”催生增收“大產業”——涇川
5   “精致蘭州——第二屆中國著名作家蘭州
6   武威鐵警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日活動(圖)
7   蘭州市白銀路街道:家門口的集市開張了
8   蘭州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隆重舉
9   出發!跟著廣河學生一起“研學北京”
10   蘭州新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困難事、
11   蘭州公交司機拾金不昧 殘疾老人找回看
12   蘭州青年黃河上“快閃”唱紅歌“表白”
13   【直播預告】紀錄片《祁連山國家公園》
14   H5?烈士紀念日?把鮮花獻給隴原英烈
15   新華網評:百折不撓 旱塬夢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