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是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根本保障。入冬以來,武威涼州區雙城鎮緊緊圍繞"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著力培育"10+N"特色優勢產業體系,以土地流轉為抓手,立足產業基礎和優勢,堅持冬日不閑,加快推動日光溫室設施蔬菜產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助力產業增效、群眾增收、鄉村振興。

在雙城鎮南安村日光溫室示范點,新修建的15座日光溫室已經完成扣棚。從去年12月3日開工建設至目前,短短一月有余的時間,這里15座鋼架日光溫室完成了規劃、搭建、扣棚等工作,產業規模初顯。孫志琴等村民把自家的土地流轉給企業,統一修建日光溫室,統一種植,看得著的效益,摸得見的流轉金,給了村民踏實和信心。

“以前我們自己種地的話,像我種8畝地一年收入也沒多少,而且費時、費力,現在我們的土地流轉了,一畝地1000塊錢的流轉費,除了這個收入以外,我們還在家門口務工,家里家外都能照顧上,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效益的。”孫志琴說道。
發展日光溫室產業,群眾是親歷者。雙城鎮南安村四組村民賀軍把自家的4座溫室大棚經營地有聲有色,對于種了10年日光溫室大棚蔬菜的賀軍來說,莊稼人發展日光溫室產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賀軍告訴記者:“我搭棚有10年時間了,對我們農民來說也是一個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產業,收入也很可觀,我還能利用空余時間在周邊打工掙錢,閑的時候把大棚也照顧上了,是適合農民發展的好路子。”
站在雙城鎮田間地頭,特色化、規模化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全鋼架日光溫室和拱形溫室串起了帶富一方的產業。
雙城鎮南安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賀兆倉向記者介紹說:“目前我們的這個高標準蔬菜示范點上,已完成了日光溫室育苗棚15座,目前就準備扣棚定植,這一片拱形溫室已完成了220座的主體工程,后期進行鋼架溫棚的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我們通過村上對比算賬和給農戶做工作,他們認識到了把土地流轉出去再到基地打工是雙重收入,對工作非常支持。下一步,我們把閑散農民都集中到這個園區中來打工,增加他們的收入。”
產業有發展,致富有希望。涼州區雙城鎮立足鎮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以土地流轉為抓手,以點帶面,擴量增效,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穩定供應基地。2022年,雙城鎮計劃流轉土地2萬畝以上,建設集中連片500畝示范點3個、千畝示范點4個,為促農增收奠定產業基礎,讓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 2022-01-24蘭發星華建材公司:冬休忙“充電”培訓促提升
- 2022-01-24蘭州高新區街道召開市直部門機關干部駐守社區工作安排會
- 2022-01-24國網慶陽供電公司:你的滿意 我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