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甘肅省科技工作會議上,省工信廳介紹了科技支撐強工業情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業強省,產業興省”發展戰略,不斷強化科技引領和支撐,積極營造科技創新發展環境,重點圍繞全省優勢產業發展,著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推動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省工業增速8.9%、全國第17位,為10年來最快增速。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0.8%,全國第1位,為9年來最快增速;規上工業實現利潤兩年平均增速45.4%,增速全國第6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09%,高于目標3.09個百分點。
不斷強化科技支撐,構建創新體系
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創新要素匯聚,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一是編制《甘肅省“十四五”制造業創新能力發展規劃》,制訂《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技術創新平臺考核評估管理辦法》。二是圍繞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有色冶金、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培育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截止目前,全省共認定培育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73家、行業技術中心65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0家,工業設計中心126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
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產業鏈水平
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產業鏈的質量和規模,推動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一是在重大關鍵領域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圍繞重離子醫療裝備、羰基金屬材料、礦物功能材料、表面功能材料、生物疫苗等新產品研發等重點項目的實施,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進度。截止目前培育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8家。二是依托國家重大科研計劃提升甘肅制造業科技水平。聚焦武威釷基熔鹽堆項目建設,主動對接釷基熔鹽堆設備研發任務,在即將投用的民勤實驗堆中,熔鹽換熱器、熔鹽儲罐、熔鹽泵及熔鹽泵實驗臺、部分電氣設備采用了甘肅方案。三是通過集成創新提升制造業競爭力。推進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研發項目,組織省技術創新平臺與全國100多家企事業單位進行科技攻關,全面帶動甘肅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人才培養,在裝備制造、特種材料、核孔膜、輻照育種等多個領域培養全國一流的學科團隊。四是重塑產業新優勢,實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1+N+X”專項行動,印發創新能力等4個產業基礎能力提升行動計劃,石油化工等9個行業重點產業鏈水平實施方案。實施“鏈主”企業制度,篩選65條細分產業鏈,認定53戶鏈主企業。
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尋求經濟增長點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一是健全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快培育一批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2021年新認定55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認定271戶),推薦工信部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戶(累計認定41戶)。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3458萬元,獎補省12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4家中小企業服務示范平臺。二是加快新興產業創新發展,以重大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需求為主攻方向,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壯大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培育經濟新增長點。2021年,全省新增云平臺上線企業14688戶,培育工業APP 816個,建成30個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重點企業生產設備聯網率達40%以上。
實施科技賦能,發展數字經濟
深入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產業鏈標志性工程攻關專項行動,培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一是加快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蘭州、金昌、酒泉等重點行業和區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應用,推進絲綢之路信息港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產業集群發展,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網絡支撐。二是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步伐。圍繞電子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打造天水、蘭州、平涼等地鋰電池和光伏產業鏈,形成功能互補、配套協作的電子信息產業新格局。三是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全流程、全領域深度應用,培育發展網絡化研發、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等新業態新模式,廣泛推廣金川、酒鋼、蘭石等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的典型應用成果,引領制造業應用數字化降本提質增效。
相關新聞
- 2022-03-01產業經濟現四個破萬億,上海加快布局新賽道
- 2022-03-01廣大農民更好享受數字紅利“互聯網+”勾畫中國鄉村新圖景(網上中國)
- 2022-03-01截至去年十二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十點三二億 城鄉上網差距繼續縮小
- 2022-03-01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天問一號、中國空間站等入選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