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共青團甘肅省委始終堅持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與推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依法開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長效機制,推動青少年權益維護工作有效開展
建立健全領導機構。深入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省市縣三級成立了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專責工作組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責工作組,負責青少年權益維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每年及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還建立了督導檢查工作機制,推動工作深入落實落地。
積極參與立法修訂。按照省人大常委會2021年立法計劃安排,在省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的統籌和指導下,啟動了《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修訂草案)起草工作。結合我省實際,通過廣泛征求意見、省內外立法調研,“實施辦法”修訂草案經反復研究修改,先后提交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二十七次會議審議,于2021年11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
建立工作考評機制。為進一步促進我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得到深入開展,圍繞基礎工作、重點工作、日常工作、工作成效等方面制定了《甘肅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對市州預青工作進行量化打分評價,并與平安甘肅建設工作相結合,確保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進一步加強12355青少年服務臺建設。按照團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 12355 青少年服務臺建設的意見》,結合《12355 青少年服務臺建設工作指引》,對全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加強督查和指導。在全省形成了以省級青少年服務臺為龍頭、市(州)級12355青少年服務臺為區域中心、縣(市、區)青少年服務站為基礎、社會公益組織為補充的“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心理健康和法律援助服務。
擴大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牢固樹立未成年人知法守法意識
深化青少年思想引領。切實履行共青團為黨育人政治職責,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踐行初心使命。舉辦了甘肅省紀念五四運動102周年表彰大會暨“青春向黨 奮斗強國”紅色主題團課示范活動和“傳承紅色基因、祭奠革命先烈”省級示范活動,覆蓋團員青年63.2萬人次。開展了“百年百項”青春向黨獻禮活動和“紅色青春話隴原”視頻征集活動,通過抖音平臺發布主題視頻2668部,瀏覽量達4077.2萬次。組織開展了“紅色青春 點亮甘肅”在線答題挑戰賽和“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云隊課等活動,全省團員青年參與人次21.76萬。開展“甘肅省優秀少先隊員”“甘肅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甘肅省優秀少先隊集體”等評選活動,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優秀典型身上汲取營養、受到熏陶、得到啟發,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利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6.1”國際兒童節、“6.26”國際禁毒日、“12.4”憲法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廣泛開展送法進工廠、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大力宣傳《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開展活動100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余萬份,覆蓋青少年30余萬人。組織省內心理法律專家、執法部門一線干警以及青年普法志愿者組成宣講團,赴嘉峪關、酒泉、金昌、武威、蘭州開展“益路同心·愛護青春”為主題的法治教育及心理健康大講堂進校園活動14場次,覆蓋學生5000余人次。
強化青少年自護教育。圍繞提高少年兒童涉水安全、交通安全、涉電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傷害、飲食安全、防震減災、緊急避險等方面的自我保護意識,深入開展了“青少年平安自護教育”“平安校園”“交警、消防隊員校園行”“青春自護·暑期安全”等自護教育活動460余場次,受教育學生近10萬人。通過開展活動,切實增強了少年兒童避險和自護意識,提高了少年兒童的自護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了意外傷害事件發生。
深化青少年網絡文明教育。以團屬宣傳矩陣及新媒體平臺為載體,加強對未成年人網民的正面引導,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定期開展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的宣傳教育,舉辦以“綠色閱讀、文明上網,遠離和抵制有害信息”為主題的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宣傳周活動,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安全上網、文明上網。針對未成年人思維特點和接受習慣,開發以愛黨愛國、熱血擔當為主的“團團”網絡公開課和視頻產品,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通過研發 “新青年同走長征路”微信小程序,舉辦首屆紅色題材網絡小說征文大賽系列活動,推動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構建青少年網上意識形態建設新格局。
突出重點群體,優化服務保障,依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深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行動。各地團組織積極組織開展青年志愿者行動,通過結對學校、結對農民工子女、“2+1同伴計劃”等形式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近年來共完成1290所共青團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小屋”項目建設。舉辦了第三屆甘肅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并將“關愛少年兒童志愿者服務”內容列入比賽項目。
積極開展青少年助學助困工作。深入實施“文雅少年助困計劃”、省政府城鄉低保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學資助為民實事項目,讓困難家庭青少年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積極開展“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1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第二十四屆“芙蓉學子”大型公益活動、2021“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活動、“希望工程1+1”等資助項目等,全年共資助大中小學階段學生3953名,撥付助學金683.24萬元,持續提高幫扶實效,確保學生資助金安全高質高效發放。
深入開展“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近年來,按照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工作部署,全省各有關系統基層單位緊密結合自身職能,圍繞青少年權益維護和健康成長積極開展工作,不斷增強青少年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關愛未成年人保護、維護青少年權益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我省32家基層單位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
深入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加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廣大青少年的聯系,進一步暢通青少年訴求反映渠道,制定印發了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方案,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水平”作為“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主題,在全省各級團組織進行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市縣級方案已收集完成,調研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得到了廣泛關注。
強化部門協作,優化法治環境,充分發揮青年聯席會議專責組作用
加強社會環境整治。全省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大了“掃黃打非”工作力度。近年來,全省大力偵辦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類案件、非法經營類案件等刑事案件。市場監管部門在全省開展春、秋季開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檢查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發現問題及時責令整改。
嚴打校園欺凌霸凌。教育、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出臺相關工作機制,明確了學校保衛部門、班主任、校長和家庭、駐地派出所責任,共同發力,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證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并將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納入“平安校園”創建活動,指導學校校長、班主任、管理人員、教職工和學生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強化司法行為保護。公安機關進一步建立完善辦理未成年人案件工作機制,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堅持“教育為主,懲治為輔”的原則,依法辦理和保障未成年人名譽權、隱私權及享受司法保護等其他合法權益。嚴格執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監護人依法提起訓誡、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全面筑牢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安全防線。省檢察院認真落實高檢院工作要求,推動建立集取證、詢問、心理疏導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辦案場所,解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取證不及時、不到位、造成被害人“二次傷害”等問題,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一站式”辦案場所25個,完成了各市州至少有一處“一站式”辦案場所的工作要求。
推動落實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聯合省教育廳、省公安廳制發《關于落實學校工作人員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工作辦法》,進一步加強對學校工作人員的管理,有效預防利用職業便利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發生。省法院積極探索在16個人民法庭加掛牌子設立少年法庭,使未成年人審判組織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予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已有46家少年法庭,其中,有5家法院獨立建制,有41家法院通過加掛牌子設立少年法庭,天水、平涼兩市實現了少年法庭全覆蓋。司法廳把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列為社區矯正工作重點,建立由司法所干警、居委會調解員、幫教人員家屬組成的幫教小組,進一步細化服務措施,全面落實幫教責任,加強行為矯治,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重新違法犯罪。
共青團甘肅省委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堅持以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定信心、知難而進,抓住問題的實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不斷推進全省青少年權益維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再上新臺階。
- 2022-04-26最新!“藍卡”身份核實及使用問題解答
- 2022-04-26蘭州高新區連搭鎮:壓實河長責任 改善生態環境
- 2022-04-26退稅減稅 幸福加倍!這組海報暗藏稅費紅利
- 2022-04-26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志愿者圓滿完成下沉社區抗疫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