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甘州旅游,風景這邊獨好

22-05-19 18:10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宋芳科

  通訊員 劉楓

  “甘州是一方山水秀麗的凈土、文脈悠長的厚土、活力迸發的熱土、魂牽夢縈的鄉土。甘州之美,美在自然景觀奇絕,美在文化底蘊深厚,美在紅色資源豐富,美在鄉味濃郁獨特,美在宜居宜游宜業……”4月26日,在全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區委書記葛永宏用簡潔明快、富有詩意的語言,傾情推介甘州,倡導廣大群眾“西部游、本地游、短途游”,最大限度減少和對沖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張掖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甘州因“甘泉遍地、泉水清冽”而得名。古絲綢之路三條線路在此匯聚相交、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薈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之美譽。如今,來到張掖、游在甘州,仿佛穿越絲綢之路古城邦,聲聲駝鈴、蕭蕭馬鳴、座座烽燧、獵獵旌旗無不在訴說悠遠的記憶;仿佛進入地貌景觀大觀園,冰川雪山、森林草原、丹霞彩丘、濕地湖泊、沙漠戈壁構成一幅幅壯美畫卷;仿佛置身戶外運動大本營,徒步越野、自駕露營、登山滑雪、騎馬賽車都會點燃運動的激情。

  今天的甘州,已成為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吸引八方游人紛至沓來。數據顯示,2021年全區共接待游客1146.3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4.5億元,同比增長32.04%,文化旅游產業已成為甘州區經濟社會發展名副其實的帶動性支柱產業。

  舉全區之力,推動全域旅游業“井噴式”發展

  4月26日,在全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甘州區正式出臺《甘州區全域旅游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甘州區文旅產業提質增效獎補措施》。兩份文件從實施旅游基礎提升行動、旅游品質提升行動、產品業態升級行動、宣傳營銷創新行動、標準建設突破行動、旅游發展環境優化行動6個方面提出了23條全域旅游提質增效硬核措施。從“六引”入甘獎勵、支持文旅產業發展、旅游品牌創建、宣傳營銷、文化旅游人才、文創商品研發生產、鄉村旅游特色化發展、培育文化旅游演藝精品8個方面提出若干獎勵扶持措施,還對近兩年對全區旅游產業作出積極貢獻的33家先進單位和企業兌現獎補資金143萬元,祁連山下、弱水之濱的甘州,正在舉全區之力,推動旅游業全域“井噴式”發展。

  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文化積淀深厚,民族風情濃郁。走甘州自己的旅游發展之路,如何破題,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近年來,甘州區累計投資30多億元,先后建成屋蘭古鎮景區、甘州府城、喀爾喀小鎮、張掖老街等重點文旅項目,新建游客服務中心8座,新增停車位1000余個,更新旅游標識牌950塊,布設城市家具420座,新改建旅游廁所156座。明清街被認定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甘泉文化旅游街區上榜省級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全區現有A級景區13家、星級飯店18家、星級農家樂46家,成為全省A級景區最多的縣區,全區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與此同時,旅游大通道項目、奧體中心、沙漠體育公園、彩虹文化示范節點、屋蘭古鎮民宿村、歷史文化街區等重大旅游文化項目加速推進,蘆水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平山湖大峽谷5A級景區創建工作有序開展,全區旅游產業正在實現質的飛躍。

  倡導鄉村游 讓老百姓吃上“旅游飯”

  黃土壘成的外墻,屋檐上蓋著茅草,房體上掛了玉米和辣椒……去往甘肅張掖市七彩丹霞的通道旁,甘州區甘浚鎮的速展村三社,將農家舊屋改造得“很土氣”,卻也絲毫掩不住絲路上的老味兒飄香。

  騎駱駝、賞梨花、品美酒、嘗美食、探非遺……西遇·宿集是甘州區甘浚鎮今年新打造的鄉村建設示范點。5月1日,剛一營業就引爆全場,吸引不少游客紛紛前來打卡追尋老味兒。

  在名為“西域·奇遇”的民宿里,村民們支起鄉村露天大灶臺,熱情為往來游客烹一碗熱騰騰的臊面。久居蘭州的張掖人王敏,接連吃了兩碗,“吃完胃里暖暖的,很舒服,這個味道其他地方吃不到。”

  在另一間民宿院落中,年近60的杜海軍夫婦經營炸油糕和釀皮生意。杜海軍制作炸油糕已有35年時間,當地人常光顧,成為人們心中的“老味兒”,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品嘗。

  據速展村村黨支部書記王鑫介紹,村子依托丹霞通道打造旅游經濟,近年來結合老舊房屋提升,以改和建的方式,開發了特色街區和西遇·宿集民宿區,游客可以住農家屋、品農家飯,體驗農村生活。

  鄉村旅游在距離西遇·宿集不到300米的甘浚鎮速展特色街區,游客更是絡繹不絕。灰瓦白墻的二層小樓圍湖而建,還有亭臺樓榭,恰似江南。有些民居村民自己住,有些用于游客住宿,房前屋后,栽花種樹,屋內設娛樂、休閑設施,亦可用于親子游。村里還成立了旅游專業合作社,引進大鍋臺、燒烤等美食和適合鄉村的各種兒童娛樂設施,同時有種植、養殖業,后方不遠處便是溫室大棚,育有火龍果、棗子、佛手、檸檬等水果,供游客采摘。

  “一到節假日和周末,村子里就跟唱大戲一樣熱鬧,如果不提前一天預定是吃不上這里的鄉村大鍋臺的。”王鑫說。據統計,今年五一期間,甘州區共計接待游客48.9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966.7萬元。其中鄉村旅游人數為35.98萬人,實現旅游收入6476.4萬元,同比增長40%,轄區內星級農家樂共接待游客18400余人,實現收入94.76萬元。短途鄉村踏青賞花、民宿度假、非遺體驗、郊野露營成為市場主流,家庭親子休閑自駕游熱度持續增長。

  近年來,甘州區搶抓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遇,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打造了高家莊、甘州驛、西域宿集、馬站田居等30多個彰顯“塞外江南”特色的夢幻田園和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點。同時,甘州區連續三年全省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核結果為優秀等級。

  鄉村振興,核心是產業培育和帶動農民增收。依托各鄉鎮地域特色和優勢資源,盤活鄉村振興示范點,發展鄉村旅游則是上上策。

  今年,甘州旅游依托景區、跳出景區,開始走向廣闊的鄉村,加大推動鄉村振興示范點運營推介力度,推出“一城、兩環、六條廊道”全域全季旅游精品線路9條,打造“水云鄉畔”共享農莊等網紅打卡點10處,推出6條金色田園鄉村游線路,長安鎮前進村等6個省級文旅振興鄉村加快創建,新墩鎮雙塔村等4個村莊爭創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原先單一的觀光旅游開始走向農文旅融合的鄉村體驗游,帶動更多農戶吃上了“旅游飯”。同時,該區以甘泉紅色歷史文化旅游區為核心,串聯高金城烈士紀念館、福音堂醫院舊址、龍渠紅色風情線、紅西路軍中共甘州中心縣委舊址,打造紅色旅游精品體驗線路,全區旅游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

  “當前,受疫情因素影響,廣大民眾都選擇本地游、鄉村游,也為我們發展鄉村旅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會緊緊跟上全區鄉村建設的步伐,一個點一個點推進,形成推一個成一個,推一季成一片的良好勢頭。”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瑞認為,游客走進鄉村,分享鄉村生活,由此帶來的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就地消費,能有力帶動村民就地就業、就地創業,并產生新的勞動生產方式。同時,鄉村旅游所帶來的城鄉兩種文化的碰撞交流,又能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打造節會品牌 助力旅游提質增效

  4月9日,甘州區花游季“彩虹張掖·樂游甘州”金滿園杏花節暨鄉村旅游系列活動啟動。在陽光明媚、杏花怒放的金滿園千畝杏花林里,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金滿園千畝杏花林踏春賞景,品嘗地方特色美食,欣賞甘州小調、木偶戲、蒙古族長調等非遺節目。

  作為甘州區品牌賞花節會活動之一,甘州區金滿園“杏花節”自2019年開始舉辦,品牌效應明顯,三天接待游客1.2萬人,旅游收入216萬元。“最初舉辦時來這里的游客并不多,參與的商戶也少。到今年第三屆舉辦的時候,金滿園的杏花已經‘霸屏’了大家的朋友圈,前來賞玩的游客直到花期結束都絡繹不絕。”金滿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瑜說。

  4月16日,甘州區花游季“彩虹張掖·樂游甘州”鄉村旅游梨花節暨文旅產業發展系列活動在胡家園子啟動。游客們穿梭在淡雅潔白的梨園花海中,或欣賞非遺民俗表演、或品嘗本地特色美食、或與梨花拍照打卡,吸引廣大市民游客前來游園,共赴這場梨花為“媒”的盛會。

  “我們舉行花游季“彩虹張掖·樂游甘州”鄉村旅游梨花節暨文旅產業發展系列活動旨在以節為媒、以花為介,宣傳旅游資源、展示旅游產品、推介旅游線路,推動春季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區委副書記、區長趙新福介紹道,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民眾出行半徑大大縮短,以就近體驗、親近自然為特征的短途游、鄉村游、城郊游、假日游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更多的本地人浪甘州、逛老街、賞春色、購特產、品美食,將是當下文旅市場的主旋律。

  同時,甘州區還大力發展“夜經濟”,精心打造明清街夜間經濟綜合消費區、甘泉文化街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張掖老街休閑消費區,科學規劃設置特色小吃、文旅商品等經營攤位,開展形式多樣的購物、餐飲、文化、健身、休閑等夜間酬賓促銷活動,鼓勵各門店延長營業時間,激發夜間消費,引導企業探索“互聯網+”新興商業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營銷平臺,做活“夜市經濟”,激發市場潛力與活力。

  今年,甘州區計劃籌辦中國動力沖浪板挑戰賽、全國萬步有約健身激勵大賽等節會賽事100項,全域旅游品牌形象進一步凸顯。同時,成立了民宿、文創、酒店、餐飲等四大產業聯盟,“游在甘州”智慧旅游平臺上線運行,甘州文旅logo、宣傳口號、“甘州味道”農特產品和“甘州有禮”文創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發布使用,全區旅游產業進入了快車道。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