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秧、纏蔓、授粉、澆水、施肥,每天天不亮,武威市涼州區大柳鎮西社村監委會主任楊雙仁就在大棚里忙碌著,“今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在集體經濟產業園搭建了14座全鋼架日光溫室,5月中旬定植了32000多株西瓜種苗,8月初西瓜就陸續上市,效益非常可觀。”楊雙仁臉上充滿豐收的喜悅。
走進涼州區大柳鎮集體經濟產業園,一排排日光溫室鱗次櫛比,棚內瓜蔓一片蔥綠,一個個渾圓飽滿的西瓜惹人喜愛,村干部正在和村民們一起采摘、挑選、裝車。
近年來,大柳鎮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和有力舉措,大力發展西瓜產業,探索推行村集體經濟“產業帶動型”發展模式,以“小西瓜”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7月,大柳鎮集體經濟產業園被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全市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市級示范點。
巧借“東風”添動力
從“用好外在助力”“激發內生動力”兩方面著手,借勢借力破解資金難題,補齊資金短板。實施“村級集體項目帶動計劃”,精心編制大柳鎮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方案,申報“西瓜小鎮”示范點建設項目,爭取各類扶持資金624萬元,打造占地136畝集體經濟產業園,建成全鋼架雙面日光溫室37座、2.64萬平方米、拱形日光溫室50座3萬平方米,并配套建設道路、線網、附屬用房等基礎設施,引入物聯網智能溫控、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科技農業設備,在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同時大幅節省人力、物力,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管理成本。同時,將現有收益的30%用于訂購西瓜種苗、平整棚內土地、購置經營生產資料和支付人工工資等,解決再生產經營缺乏資金投入的難題。

“從市直部門到鄉鎮任職,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7個村集體經濟基本為零。發展集體經濟坐等不到,鄉村振興空喊不來。對此,我們一班人就如何發揮大柳西瓜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上做文章,去年在大柳村先行先試,由村集體和村干部共同籌資建設全鋼架拱形日光溫室,當年種植一茬西瓜一茬葉菜,實現村集體收入2.5萬元。在總結推廣大柳村試點經驗基礎上,今年我們整合資金統一規劃建設集體經濟產業園,由各村認領“責任棚”,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將真正實現集體經濟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大柳鎮黨委書記嚴建澍說。
抱團發展聚合力
設立大柳鎮西瓜小鎮產業基地黨總支,引領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推行“政府主導+國有公司市場化運營+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參與”一體化發展模式,成立大柳瓜滿園鄉村振興公司,同步建設瓜菜交易市場和種苗繁育推廣、品種展示示范、尾菜秸稈資源化利用3個中心,打通“種苗繁育—西瓜種植—倉儲銷售—尾菜處理”全鏈條,實現集體經濟向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實施支部領辦產業、書記領辦項目、黨員領辦任務“三項計劃”,投入村集體經濟資金45萬元,由7個村黨支部牽頭認領87座“責任棚”,選拔32名黨員農民包區包棚,示范帶動200多戶群眾共同參與產業發展,實現集體經濟與群眾增收“雙贏”。

“以前,為群眾辦點事靠的只有村上的辦公經費,或者到處拉贊助,由于資金有限,村上說話沒人聽、發展產業無人跟的問題比較突出,從來沒有發展集體經濟的想法。去年以來鎮黨委政府把發展村集體經濟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剛開始我們也感覺壓力很大,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們率先籌資建成拱形溫室發展西瓜產業,今年鎮上又整合資金打造集體經濟產業園,村上有了經營自主權。下一步我們將在管好種好‘責任田’,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上下功夫。”大柳鎮大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顧超祖說。
多元經營激活力
采取自主經營、合作經營、租賃經營等多種模式,構建相互協作、互為補充、緊密聯結的經營格局。充分發揮產業特色鮮明、發展基礎扎實、群眾管理經驗豐富、產儲銷一體化服務體系健全等優勢,將37座全鋼架雙面日光溫室分配給7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采取“訂單+保底”模式發展西瓜產業,按“5%固定分紅+40%收益分紅”進行收益分配。推行“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西瓜收購企業與村內致富能人合作種植,由企業統一提供物資供應、技術指導、產品加工、市場營銷一體化服務,實現經營發展與農戶增收“雙贏”。目前已售出西瓜6.5萬斤,獲得收益12萬元,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預計年底前村均收入可達到8萬元以上,帶動群眾務工增收60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從主導產業中的收入從2021年的6.32%提高到2022年90%以上,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單一、基礎薄弱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馬軍在涼州區大柳鎮從事種苗繁育工作五年有余,“由我提供西瓜種苗和技術指導,村上負責種植管理,我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種合作經營模式特別好,既解決了我自己建棚投入過大的問題,也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又給村上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入,我們實現了‘雙贏’。”馬軍邊撫育種苗邊向記者介紹。
創新管理提效力
建立村干部報酬與集體經濟增收掛鉤機制,制定《大柳鎮激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辦法》,構建“基本報酬+績效考核+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村干部報酬補貼機制,明確村“兩委”成員在訂、種、產、銷過程中的工作職責,對產值達到保底產量且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的村,按照創收資金20%—30%的比例對村干部進行獎勵,目前已發放獎勵資金2萬元,有效增強了村干部“主人翁”意識,提高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市場化營運模式管理集體經濟產業園,大柳瓜滿園鄉村產業開發公司負責園區資產管理、財務核算、業績考核等工作,從選種、育苗、嫁接、收購、銷售等各環節全過程開展監督,實現資金安全、收益穩定。
“我們將持續推進‘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參與’的發展模式,加強與龍頭企業合作,抓緊抓牢聚投資、育人才、強技術、拓市場、促振興等關鍵要素,全方位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切實把西瓜產業培育成全鎮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把產業園打造成全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樣板。”大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維坤說。(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 2022-08-25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電e金服”助企指日可“貸”
- 2022-08-25方大炭素1-7月份設備檢修交出亮眼“成績單”
- 2022-08-25方大炭素開展起重傷害應急演練
- 2022-08-25方大炭素“廚之星”勞動技能比武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