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明是一粒種子,那么一次次生動的實踐就是孕育文明的源泉。白銀市白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堅持同心律動,厚植豐沃文明土壤,讓文明白銀“范兒”格外動人。
宣講接地氣
品牌引領牢筑思想根基
聚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鄉村振興等熱點主題,宣講志愿服務隊伍精心改講話稿、增互動環節,用貼近百姓生活的語言講出一堂堂思政課、實踐課,讓接地氣的話語推進新時代各類理論政策傳遍千家萬戶。

“希望多舉辦這樣形式的宣講,今天三位老師講的都是與我們鄉村發展息息相關的、也是村里最近最關注的話題。”“我雖然年齡大了,但我就愛聽這樣的課,作為普通的農民也要一直學,接觸新生事物。”“多聽聽總有好處,我們也能帶小娃娃來感受學習知識的氛圍,雖然小孩子聽不到美好,但大人們認真學習的態度會給孩子帶來榜樣。”這是“百姓宣講團”在鄉村振興主題宣講后幾位村民的心得體會。

今年,白銀區創新打造了新時代“黨員先鋒”宣講團、百姓宣講團、思政宣講團、青年宣講團、文藝宣講團等“五個一百”理論宣講品牌,百姓宣講團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白銀區組織志愿者踴躍參加各類宣講團,舉辦了以“學文明行為促進規章制度”“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解讀”等各類主題宣講活動140余場次,群眾從單純聽課到熱情參與課堂交流,實現了聽宣講向互動宣講形式轉變。
服務先行
志愿之風涌起文明同心
3月,白銀區“志愿有我 情暖銅城”品牌推出了“文明集市”活動,白銀區志愿服務總隊帶領參與活動的各志愿服務隊伍為市民奉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趕集”活動。

“別著急,一個一個來。”“小朋友,想獲得冰墩墩的剪紙就要和阿姨學學怎么把普通的紙剪出不同的模樣,阿姨先要考考你我們冰墩墩的原型是什么動物?”“奶奶,您的血壓有點高,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保持心情舒暢。”集市上,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和群眾熱情交流,各隊伍發揮專長,專注民生實事。從愛心理發到群眾義診,從普法宣傳到應急技巧課堂,從引導群眾閱讀到講解垃圾分類,總有一處能給現場的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記心間的溫暖服務。

這是白銀區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推廣的一次成功實踐,今年以來,白銀區成立的“10+N”志愿服務隊伍身體力行地兌現著為群眾服務的莊嚴承諾,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00余場。同時,不斷加大展志愿者培訓力度,創新鼓勵機制,對優秀志愿者、志愿者模范予以嘉許,保障文明志愿服務不降溫、不降質、不降次,也希望通過服務吸引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從服務對象轉變為志愿者。
改陳觀除舊習
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
緊跟鄉村振興工作步伐,在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上加大力度,重點在移風易俗和傳承美德上做文章。
“一支麥克風,一臺電腦,讓老鄉們在耳濡目染中轉變風氣。”“我們平時不會用手機,廣播上講故事、講文明行為規范、講最近的出行要求,讓我們不用再跑冤枉路。”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紛紛推出“村干部、老黨員、新鄉賢”播報團,選擇村民勞作空閑時間和黃金時段,通過“大喇叭”將移風易俗好事例、身邊人身邊事、文明新風好政策、傳統美德故事等“好聲音”傳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同時,“鄉村大喇叭”也成為組織村民遵守秩序、配合疫情防控、倡導從簡從緩辦理紅白喜事等工作的主陣地。通過收聽鄉村大喇叭,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知政策,許多村民改變了觀點,居家也能做貢獻,實現了從督促配合到主動行動。

除了運用“鄉村大喇叭”,還組織開展了“濃情五月天 敬老幸福長”“敬老生日宴·共享幸福年”等傳承美德主題活動,并將每年5月定為“敬老月”。同時,還督促全區45個行政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評選文明村鎮、五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廣泛展示宣傳感人事跡。通過移風易俗學村規、耳濡目染傳美德的宣傳方式,有力推動形成自覺配合、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文明科學的美麗新農村,讓文明新風更上一層樓。

一座城的文明不僅體現在亭臺樓閣的歷史底蘊上,更體現在每一位群眾的點滴言行中。文明實踐無止境,白銀區將進一步把實踐陣地延伸至群眾身邊,更精細化地送達志愿服務,繼續倡導移風易俗塑造鄉村文明新風,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助力。(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 2022-09-06我國水運基礎設施總體規模保持世界第一(新數據 新看點)
- 2022-09-06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投融資金額為714.7億美元,我國達201.2億美元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實體經濟(經濟聚焦)
- 2022-09-06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獲得首批科學成果
- 2022-09-05長慶油田天然氣評價項目部“三個立足”管控安全環保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