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靖遠縣堅持把抓好搬遷群眾后續扶持作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培育支柱產業、拓展就業渠道、加強公共建設、抓好服務保障等舉措,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切實提高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搬遷群眾融入新生活、過上好日子。

擴產業、調結構,搬遷群眾產業增收底子更厚實。依托安置點及周邊自然資源稟賦,深挖產業發展潛力,銀灘村安置點的800座冷棚、80間羊舍投入使用,糜灘碾灣坪安置點1800畝文冠果種植基地、800畝枸杞產業園加速種植結構轉型,雙龍村安置點2400畝糧油經濟作物蓬勃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發展產業支撐進一步夯實。

強培訓、搭平臺,搬遷群眾創業就業路子更寬闊。動態跟蹤搬遷群眾就業方向,在碾灣坪、銀灘村等安置點開展裝飾美工、汽修電焊就業培訓,培訓搬遷群眾120人次,并根據搬遷群眾就業需求舉辦專場招聘會3場,通過直播帶崗和現場招聘“線上”+“線下”的方式,103家用人單位參加為搬遷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984個。
補短板、提服務,搬遷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更靚麗。著力提升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弱項,惠安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五合白茨林安置點幼兒園、糜灘碾灣坪安置點綜合服務中心陸續投入使用,北灘糧窖安置點生活垃圾轉運站、靖安五星安置點垃圾填埋場項目已列入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續支持范圍,有力推進安置點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大提升、服務水平大改進,進一步提升易地扶貧安置點及周邊人居環境。

建機制、促融入,搬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飽滿。縣上不斷調整完善安置點社區治理體制機制,制定完善安置點管理工作流程圖,推進建立“搬出區+遷入區+駐村工作隊”三方齊抓共管體制機制,落實鄉(鎮)、社區(村)、組(樓長)三級網格化和樓長制、單元長制管理制,“一站式”窗口服務功能讓搬遷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高質量服務,搬遷群眾幸福感、歸屬感不斷增強。
細排查、除風險,搬遷群眾致富增收步子更穩固。按照“六必訪”“六必查”要求,常態化、網格化排查搬遷群眾返貧致貧風險,累計排查出搬遷脫貧不穩定戶39戶170人。針對脫貧不穩定搬遷對象逐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落實就業、產業幫扶等措施,讓源源不斷的政策“活水”精準滴灌,消除致貧風險、兜住返貧底線。

如今,搬遷群眾已融入搬遷后的環境,適應了新的生活習慣、人文風俗,搬遷群眾養老、落戶、就醫、子女上學就業等社會服務保障持續穩定,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馮文強 馮忠國 高巍)
- 2022-10-13郵儲銀行文縣支行上門服務解客戶資金難題
- 2022-10-13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打好反電詐“組合拳” 守護百姓“錢袋子”
- 2022-10-13郵儲銀行成縣支行喜獲 “人民幣知識與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
- 2022-10-13酒泉肅北:2350畝青貯玉米喜獲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