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碧桂園華州·華府項目施工現場,機器低沉的聲音嗡嗡響動,來自于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的實習生閔戰勝、妥慶林、閔明三人神情專注,蹲在機器前觀察著運轉情況。他們正在操作的是螺桿洞封堵機器人,本次作業的目標是完成混凝土澆筑鋁模板拆除后的螺桿洞封堵作業,而這項作業也是碧桂園智能建筑機器人操作的重要考核內容之一,直接決定了他們能不能成為碧桂園認證的智能建筑機器人操作員。

閔戰勝 妥慶林 閔明三人在施工現場操作機器人作業
從課本到現場,實地操作驗證學習成效
9月初,國強職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共有包括他們3人在內的15名三年級學生來到西安參加企業實習。閔明3人到了碧桂園華州·華府項目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及十款智能建筑機器人的操作使用。
閔明是這一批國強實習生中實際操作能力最強的學生,他總是第一個掌握智能機器人的操作要領。“在來到國強學校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建筑行業,更別說這么先進的智能建筑機器人了,完全是憑著對建筑行業朦朧的興趣才報名的國強職校。不過現在看來我是對的,機器人太有意思了,我對它的興趣非常高。在學校里我掌握了很多基礎知識,現在終于可以自己實際操作一下來驗證我的學習成效了。”面對記者,這個外表靦腆的大男孩在提起智能建筑時輕聲卻又堅定地說。

國強學子在練習機器人操作
堅強刻苦認真,東鄉小伙通過努力實現心愿
相對于閔明和妥慶林,閔戰勝是三人中家庭條件最不好的。他是土生土長的東鄉小伙。閔戰勝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迫于生活壓力選擇了告別故土出遠門打工,因此他從小就跟在爺爺奶奶身邊。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家中的收入主要靠父母寄來的錢和幾畝地幾只羊羔勉強維持著均衡。這兩年,父母的經濟來源不是很穩定,生活的重擔很早便壓在了這個年歲不大的孩子身上。
生活的苦難并沒有壓倒閔戰勝,反而鑄就了他堅強的意志。在學校里,他的學習刻苦程度數一數二,這讓他擁有了扎實的基礎。此次去項目上實習,帶隊老師馬瑞華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閔戰勝已經掌握了一些建筑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我們開設的課程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建筑工程圖識讀等,但是只有在項目一線的實踐中才能將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工作能力。通過半年的實習,我相信閔戰勝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完成技能提升和身份轉化。”
“爸爸媽媽為了我能過得更好在外地打工吃了很多苦,爺爺奶奶年齡也大了,該到我扛起家庭地擔子。我在學校雖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建筑測量、建筑CAD、工程圖識讀,但是到企業實習后才發現之前掌握的那些還遠遠不夠,所以我要更加刻苦努力,爭取做到最好。我有一個心愿,我要成為碧桂園認證的智能建筑機器人操作員,賺錢接爺爺奶奶來城里生活,也讓爸爸媽媽的負擔輕一點。”閔戰勝笑著說。
目前閔戰勝已經開始著手了解廣東騰越等公司,即將簽訂意向協議,畢業后將進入公司成為一名智能機器人操作員,他的心愿實現也指日可待。
團隊默契合作,“大哥哥”統籌團隊并肩作戰
在閔明的負責教員林俊豪眼中,這一批來的三個實習生各有風格、各有所長:閔明學習能力最強,操作最細膩;妥慶林年紀大一些,協調能力最強,是三人小組中操作最成熟的。閔戰勝人如其名,操作最大膽,想法也最新穎。“閔明、妥慶林、閔戰勝這三個實習生,能力都很強,能看的出來在學校是下過苦功夫認真學了的,因此一些基礎的內容都不需要我們重復。現在他們相互配合的合作模式已經趨于成熟了,我很期待他們之后的表現。”
妥慶林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長時間相處下來自然而然將自己放在了“大哥哥”這個身份上,不管在實際操作上還是在數據記錄調整上都很關心其他兩人,不大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閔明和閔戰勝的操作數據。對他來說,閔明、閔戰勝二人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希望三人最后都能成為碧桂園認證的智能建筑機器人操作員,在之后的工作中繼續并肩作戰。

國強學子在現場記錄機器人操作數據
此次培訓期間,閔明、妥慶林、閔戰勝三人學習掌握了十余款智能建筑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操作和維護保養,結合學校學習到的大量理論知識,他們大膽上手細心操作,對于重點考核的螺桿洞封堵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混凝土內墻打磨機器人更是能夠嫻熟操作,為將來的就業成長成才和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2022-10-29碧桂園:“輸血”轉“造血” 教育振興帶動鄉村發展
- 2022-09-30碧桂園:校企合作為學子實習就業保駕護航
- 2022-09-25碧桂園:圍繞“1+5+N”模式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 2022-07-26碧桂園愛心捐贈助力蘭州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