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清晨,室外氣溫達到零下13攝氏度,國網通渭供電公司馬營供電所的王宏忠需要對自己曾經受理的工單進行值班管理,工作班成員張俊義和他組成了最佳拍檔。
今年55歲的王忠宏,一輩子都在基層鄉鎮供電所和農民“打交道”,盡管從小王變成了老王,但為人民服務的初衷從未改變。他所在的馬營供電所共有22人,平均年齡51歲,連續7年“零投訴”。
“今年鎮子上報裝電采暖的客戶比較多,存量用戶800多戶,但這個冬季就新增了1000多戶,我們扎根在農村,鄉里鄉親的都是熟人,服務上可不能掉隊。”老王對張俊義說。
“煤改電”一頭牽著群眾冷暖,一頭連著藍天白云。自2021年以來,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通過精細化實施、規范化管理,持續推進“煤改電”工程,讓群眾暖身更暖心。公司組織了112支共產黨員服務隊持續對供電區域“煤改電”用戶逐戶走訪,強化日常巡查和隱患排查,及時了解群眾的實際用電需求,為“煤改電”用戶提供24小時供電搶修服務,第一時間為客戶解決用電難題。老王就是遍布隴原大地共產黨員服務隊中的一員。

老王來到馬營村王義家,“鄉親,今天我過來看看家里電采暖用的正常不?您家可是村里第一個裝上電采暖的,用了一年多了,效果咋樣?家里熱不熱?”
“院內亮堂堂,屋內暖洋洋。老王,我也算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這一年多,我不用一趟趟拎煤、加煤、倒煤灰,省心又省力。電價2毛多,一個月才花了不到兩百元,比過去燒爐子取暖可是省了兩百多元錢。”王義說。
隨后,老王檢查了王義家里的總開關、導線等,看看絕緣層是否老化,導線是否過熱,電熱炕電源接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
“煤改電”后,能否承受得起電費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老王笑著給他算了一筆賬,“您看,用這個網上國網APP,可以看到目前電采暖花費了多少錢。這個是昨天的電費2元錢,比上個月的日電費4元錢節省了有一半的金額。家里再把峰谷時段合理優化一下,記住——谷端時間為早上7點至中午12點、晚上7點至12點,這兩個時間段的電價執行0.261元,比平常要便宜一半。您看看這個執行電采暖電價的柱狀圖,是不是能明顯看到了‘優惠政策’。”
電能替代給鄉親們帶來實惠,對減少環境污染也功不可沒,老王也在復工復產的路上“零距離”見證了“低碳生活”的歷史變革。(李春蓮 )
- 2022-12-29郵儲銀行蘭州市分行為員工提供精準保障 助力復工復產
- 2022-12-29郵儲銀行合水縣支行暖心服務獲客戶點贊
- 2022-12-29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常態化開展“反詐拒賭 支付在行動”宣傳
- 2022-12-29張掖:多措并舉促提升 凝心聚力抓創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