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天氣逐漸回暖,瓜州縣三道溝鎮(zhèn)的訂單制種蔬菜迎來了最佳“種植季”,行走在三道溝鎮(zhèn)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事“鐘點工”忙碌的身影,他們與企業(yè)、合作社、種植大戶保持聯(lián)系,在家門口靈活就業(yè),既鼓起了自家的“錢袋子”,也解決了種植大戶農忙時節(jié)人手緊缺的燃眉之急,成為春種戰(zhàn)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大早,在三道溝鎮(zhèn)東湖村種植大戶周艷芳的地里就熱鬧了起來,周艷芳正帶領村里的十多個村民忙著在田間栽植制種胡蘿卜,他們手法嫻熟、干活利落,不一會兒,一顆顆鮮紅欲滴的胡蘿卜就被栽植到田地里。
“我們自家種的地也少,就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打臨工,活也輕松,是按種植的時間來支付工資的,一天也能掙100多元錢,賺錢顧家兩不誤,現(xiàn)在村子里種植大戶也都比較多,我們這些臨時工在農村比較受歡迎。”正在干活的東湖村村民姬玉春說。
和周艷芳一樣,在不遠處的東湖村制種胡蘿卜種植戶羅新春的農田里,農事“鐘點工”在念好自家“產業(yè)經”的同時,根據(jù)農事需求,吃著家門口的“勞務飯”,他們穿梭在田間地頭,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忙得不亦樂乎。
“我今年種了15畝地的制種胡蘿卜,都是和合作社簽訂了收購訂單合同的,如果種得好,除去本錢,每畝地差不多能賣到3000塊錢。我們從現(xiàn)在的種植到田間管理再到收獲時節(jié),都是用的這些臨時‘鐘點工’,他們干的都很熟悉,現(xiàn)在工資也是隨行就市,都能當日結清,都是現(xiàn)錢,還能把家照顧上。”周艷芳說。

“制種蔬菜產業(yè)是東湖村老百姓經濟來源的一部分,制種蔬菜的品種大概有胡蘿卜、茼蒿、白菜和西葫蘆。這四樣制種蔬菜相對來說收益比較好,老百姓種植的積極性比較高。每到這個時候,村里的農事‘鐘點工’就會活躍在田間地頭,這樣既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短缺的燃眉之急,又為群眾提供增收機會,還實現(xiàn)了‘顧家’‘賺錢’兩不誤。”東湖村黨總支書記楊彥柴說。
近年來,瓜州縣三道溝鎮(zhèn)緊緊圍繞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采取規(guī)模種植、集約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盤活土地資源,在提高土地綜合收益的同時,鼓勵農民就近務工,讓一批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xiàn)就業(yè)增收。隨著全鎮(zhèn)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農業(yè)經營主體的日益增多,農忙時節(jié)不少短期務工人員隨叫隨到,工資適中的“鐘點工”便成了種植大戶們的“香餑餑”,這些“鐘點工”靈活機動,不但有效緩解了農忙時節(jié)“用工荒”,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yè)機會,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實現(xiàn)了農民就業(yè)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雙贏。
- 2023-04-10敦煌:靜享夜讀 品味書香
- 2023-04-10科源集團明珠公司安昌河水電站召開2023年防汛工作會議
- 2023-04-10黎啟明:辛勤付出換來甜美的收獲
- 2023-04-10視頻 | 甘肅寶石花醫(yī)院微電影《凌晨五點的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