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成熟碩果滿枝,大蔥種植熱火朝天,鄉村旅游活力四射……春日的榆中縣小康營鄉,一派欣欣向榮,處處洋溢著奮進的激情,涌動著發展的熱潮。
櫻桃紅滿枝 碩果迎豐收
最美人間四月天,和煦的春風催紅了小康營鄉洪亮營村農博園種植專業合作社溫室大棚里滿樹的櫻桃。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櫻桃樹長勢喜人,一顆顆色澤紅艷的櫻桃掛滿枝頭,一群群慕名而來的游客們提著采摘籃體驗采摘的樂趣。
據農博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丁芳霞介紹,該合作社種植面積90畝,目前已有4座大棚,其中3座大棚種植櫻桃,1座種植油桃。這些都是幾年前從大連和山東引進的新品種,目前果樹正值青壯年,所結果實個個粒大飽滿、酸甜爆漿,初步預計每棚產量能達到400斤以上,每棚櫻桃售賣的收入能達到6萬元左右。油桃也將在5月陸續成熟采摘。
“這個櫻桃賣相好、口感好,櫻桃本身也比較營養豐富,家里的小孩子喜歡吃,所以我這幾年每年都會來采摘,我也會多采摘一些送給親朋好友,算是‘老粉絲’啦!”前來采摘的顧客牛先生說道。
洪亮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春燕說:“今年以來,洪亮營村結合小區黨員陣地建設,成立了產業聯盟黨小組,小組聚集了全村種植、養殖方面的能手。通過每月召開交流會,共同探討新技術、新品種,從而促進全村種植養殖產業轉型升級、增收致富。”
綠水青山美 鄉村旅游旺
4月9日,榆中縣浪街六周年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成群的游客正在這里品美食、賞美景,這也標志著小康營鄉鄉村旅游持續回暖。
浪街村因地制宜推進村莊生態綠化,在村莊周邊栽植金絲柳、云杉、紅花槐等行道樹。通過改造小公園、鋪設人行道、并配套觀賞樹木草坪等方式,打造“一步一景、一墻一文化”創意墻繪,建成“童年懷舊”“鄉風文明”“田園農耕”“經典卡通動漫”等6個主題1000平方米彩繪墻面。
浪街村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為基、文化為旗、旅游為路,依托“老家•浪街”旅游IP,積極探索“黨組織+產業基地+休閑旅游”的發展模式,打造“老家浪街”特色產業街、民俗文化街、鄉村旅游街,為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同時,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民俗體驗、篝火晚會、果蔬采摘等活動,建成茶藝文化演藝廣場,成功舉辦農民豐收節、果蔬采摘節等民俗文化節,打造了一條民俗文化、鄉土風味等交融多元的民俗文化街。
此外,全面建設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貨“五位一體”的老家浪街鄉村旅游綜合體,為群眾提供20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吸引游客近6萬人次,實現以文化帶動發展。
“智”為民服務 “慧”鄉村治理
“我們各村黨支部都成立了各村的微信群,及時答復群眾的訴求,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大家都會在群里協商討論,確定解決辦理的具體措施,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小康營鄉組織委員楊靜介紹道。
小康營鄉堅持黨建引領,依托微信群、小區黨員陣地等線上線下交流服務平臺,實現政策宣傳、為民服務、匯聚民智“多網合一”。創新村民議事新路徑,通過“互聯網+”工作機制,打造“村務在線·智慧服務”線上服務品牌。村“兩委”成員定期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外出黨員群眾保持聯系,在黨員微信群、村社交流群等線上平臺,為在村和外出的黨員群眾推送服務項目、征詢意見建議,不斷提升村“兩委”為民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暢通民意渠道,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本村發展中來,獻言獻策、出智出力。
同時,大力推行協商議事機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所思所想,做到常規事項“每月一議”定期議、急辦事項“一事一議”隨時議,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了解戶情民情、匯聚民智民意,形成推動發展和解決民生實事新模式,實現辦事成效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在小區黨員陣地中設置政策宣傳、治安協管、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科技示范5類服務崗位,引導返鄉在家黨員結合自身特長主動認領,在治安巡邏防范、美麗村莊建設、產業帶動發展等工作中亮明身份、示范引領、踐行承諾、服務群眾。準確把握農村黨員種植和養殖的時間規律,忙時以促進生產為主題開展“三農”服務,閑時以服務特殊群體為主題開展愛心理發、清洗衣物、清掃院落、關愛慰問等活動,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黨員成為鄉村振興的“先鋒隊”、基層治理的“主力軍”,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匯聚鄉村治理“鄰”聚力。
小康營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引領,以櫻桃、油桃、無籽西瓜等特色產業為增收“突破口”,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趟出了一條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的富民之路,讓現代設施農業經濟成為小康營鄉發展的新活力、新標簽,不僅美了鄉村、醉了游客,還讓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甜蜜。
- 2023-04-12新時代文明實踐 敦煌這樣干!
- 2023-04-12紹興—敦煌文化走親之“醉美紹興”文藝演出在敦煌舉行
- 2023-04-12西固稅務:稅收宣傳“云直播” 優惠政策“秒送達”
- 2023-04-12臨夏稅務開展“隴稅清風”廉潔文化品牌創建實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