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7月5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近三年來,武威市涼州區持續不懈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雙目標”的落實見效。《涼州區2023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出臺以來,通過嚴格遴選服務主體和創新運行服務機制,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雙目標”的實現,打通種養循環通道。

該區結合工作實際,根據糞肥還田“有主體、有規模、有場地、有技術、有設備、有基礎”的“六有”標準,按照自愿申報與競爭性選擇相結合的原則,通過鄉鎮申報,區級審查,繼續公開遴選一批糞肥收集處理、配送還田、機械配置合理的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第三方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服務主體與養殖企業(場)簽訂供銷合同,與種植農戶、大戶、合作社等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環節、還田糞肥數量和質量。
《方案》要求,要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養殖場(戶)糞污處理主體責任,探索規模養殖場環保治理與糞污處理相結合,鼓勵推行養殖場(戶)免費供給糞污,社會化服務組織無償消納的良性糞污處理服務機制,鼓勵支持大型養殖場成機肥廠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專業化服務組織加大投入,提高立糞肥服務組織,開展糞污腐熟發酵和提供糞肥還田服務。

該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的方式帶動、支持提供糞污收集、處理、轉運、施用的企業(不含養殖企業)、合作社、有規模效益,降低運營成本,確保經濟可行;同時引導種植農戶、大戶、合作社等服務對象根據糞肥類型付費用肥,形成初步的市場機制,開展糞肥使用全過程服務、托管式服務、專業化服務,加快有機肥應用,使得服務運行良性循環。
深入推動種養結合、用養結合、點面結合,在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和小麥、玉米等高品質糧食作物上重點推廣“有機肥生產企業收集處理還田+種植基地”“規模養殖場+沼液管道+種植基地”“規模養殖場+社會化服務組織收集處理+種植基地”“沼氣生產企業+沼液轉運還田”“分散養殖戶各自腐熟還田”等模式。
“通過項目的實施,涼州區結合轄區內的肥源種類、種植特點、作物需肥規律、地力水平和作物目標產量,確定了最佳施肥方案,開展了科學施肥技術服務,推動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雙目標’的實現,打通了種養循環通道。”涼州區農技中心主任韓梅說。
(圖片提供:涼州區農業農村局)
- 2023-07-04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撐起創業致富夢 “貸”動幸福生活
- 2023-07-04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暖心服務特殊群體
- 2023-07-04國網甘肅電力:用電合同網上簽 暖心服務在心間
- 2023-07-04甘肅建投六建公司召開司志及企業文化CIS應用手冊發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