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3562米的甘肅天祝縣毛毛山微波臺,坐落于烏鞘嶺山頂,是甘肅省海拔最高、傳輸跨度距離最大、也是生活條件最艱苦的廣播電視節目微波傳輸高山臺。這里氧氣稀薄,年均氣溫零下2.2℃,冬天氣溫低到零下40℃,夏天紫外線強烈炙烤,肩負著甘肅廣播電視節目信號通向千里河西走廊的傳輸任務和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轉播任務,承擔完整轉播中央無線數字電視覆蓋工程15套電視節目和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甘肅電視臺以及縣廣播電視等節目的重要任務。
現年50歲的李國成,已在這毛毛山微波臺守了32年,一生與高山為伴,與孤寂相守。

最艱苦的歲月
1992年,18歲的李國成毅然來到毛毛山微波臺。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連呼吸都是急促的。剛上班的李國成每天晚上睡不著覺,頭暈眼脹耳膜疼,整晚整晚睜著眼睛到天亮。好不容易適應了山上的生活,一下山又睡不著,如此循環往復,李國成一咬牙一堅持三十年如一日地過。
但山上最難的,還不是睡眠問題,而是喝水問題,毛毛山上無自來水,飲水全從山下拉運。上山的路陡峭難走,職工們一個季度的飲用水用三輪車就得拉三天。要是碰上大雪封山,車上不來山,雪地里挖一勺雪,茶壺里滾上,熬到雪消車通,便是一兩個月后了。雪水硬,喝得人肚子脹成個皮球,三四天也上不了廁所。“前幾年,冬天雪下得頻繁,山上沒吃的,我們就自己下山背,因為年輕,六公里的盤山路,都不在話下。”回憶過去的艱辛,李國成一臉輕松似的開玩笑。
十八九歲的李國成,還是個毛頭小伙,跟著前輩們爬上74米的鐵塔修天線,趴在鐵塔上瑟瑟發抖不敢動,但他如山頂風吹日曬不化不朽的巖石一般堅韌,一次一次試著爬上去,一次比一次高一點。30多年過去了,終于練就了鐵塔上不慌不忙沉穩作業的本領。
鐵塔上,多是驚險的時刻。一次暴風雪,天祝縣安遠、抓喜等地斷了信號,李國成和同事們冒著呼嘯凜冽的寒風爬上鐵塔檢修、除冰,就像走在結冰的鋼絲繩上一樣,連念頭都不敢亂動一下,一亂便是萬丈深淵。半個小時后,當地信號恢復了,他們爬下鐵塔,長吁一口氣,才發現手已經凍得變了形。

用熱情澆灌事業
來到毛毛山微波臺,面對最艱苦的環境,李國成感到的并不是沮喪,而是興奮:終于,他和自己熱愛的無線電事業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
受父親影響,李國成從小愛好家電維修,就連他上學時的書皮都是用電路圖包的,家里的、親戚們的、鄰居家的電視機、收音機全成了他“實戰”的對象,拆開、檢修、組裝……不亦樂乎。
山上的日子,風趕著風跑,云挨著云坐。他用熱情填滿孤獨枯燥的日子,自購家電維修、無線電等書籍,一頭扎進滿是數字、線路圖的書本世界里,如癡如醉。幾年下來,他取得了四川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文憑,先后在《中國有線電視》《西部廣電》等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余篇。
“跟機器打交道,沒有熱情不行!”這是李國成最直接的認識。憑著勤奮好學的鉆研和對工作的高度熱情,李國成攻克了一道道難關,避免了一場場停播事故。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多次獨立修復了MMDS發射機、1KW調頻發射機、EXC調頻激勵器、GP300W調頻發射機、KFD300W電視發射機等設備。先后參與完成了300W調頻廣播發射機電源改造、高壓線路設計改造、1000W調頻發射機功效改造、省微波傳輸中心微波設備的數字化改造。這幾項工程在當時均被列為微波傳輸和調頻發射機更新換代攻關課題,為廣電局節約資金10余萬元,毛毛山微波臺也因此被省級主管部門授予“百日安全傳輸無事故”和全省“達標臺”“二級先進臺”等榮譽稱號,李國成本人先后獲得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技術競賽二等獎、武威市青年崗位能手、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50歲的技術骨干
現今50歲的李國成,皮膚黝黑,發際線高,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青春早已不復存在,但熱情依然不減。每天密切觀察機房里的設備運行,詳細記錄檢查情況,遇到緊急情況,爬上鐵塔對發射天線進行檢修,對高壓線進行維護,是他枯燥而重要的工作日常。在山下休息的日子,李國成也是24小時待命,山上一有技術需要,他便隨叫隨到。
在毛毛山微波臺工作,隨時可能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李國成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在第一時間一一化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和同事在機房值班,突然從電源線上滾進了3個火球,危險之際,他顧不得個人安危搶先一步關閉了電源。盡管電源關閉了,但部分設備還是損壞了,他為國家財產遭受損失而痛心不已。自那以后,他就苦心鉆研避雷措施,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他與同事們針對高山臺站雷多現象,創新實施了“天網地網”相結合的避雷措施,有效避免了設備遭受雷擊,得到了省廣電局的高度認可。
將全部熱情投入工作的李國成,對家庭充滿愧疚。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已有至少10個除夕沒和家人團聚,只能手機視頻送祝福:“過年好啊!年夜飯有啥好吃的?我又在山上值班呀……”。好在,父母、妻兒都給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家里的事一律不用他操心,反而安慰他:你工作的安心就是我們生活的暖心!
從18歲到50歲,是人一生最美的春華;從青春到白頭,是李國成艱苦奉獻的無悔選擇。30多年,他把事業當家業,守著清苦與孤寂,奉獻了全部的青春;30多年,他書寫了120多萬字的工作檢修記錄和傳輸數據,創新一項又一項措施,防止了一場又一場事故,把歡樂和幸福的信號送到千家萬戶。
- 2023-07-14精彩不斷!嘉峪關歷次“鐵三賽”回眸
- 2023-07-14臨澤稅務:東方甄選邂逅臨澤 稅惠助力特色產業
- 2023-07-14科源集團明珠公司:開展增殖放流 生態普惠民生
- 2023-07-14方大炭素:引降本“活水”助力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