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7月25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通訊員 李金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武威市涼州區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有機結合,不斷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積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強勁勢頭,輻射帶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現村集體經濟從“弱”到“強”的轉變。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羊下壩鎮日光溫室暨村集體經濟產業園,70座溫室大棚在陽光下孕育希望,種植戶韓林先正在今年新租的大棚里一邊忙碌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在園區里包了兩座棚,6月中旬栽的苗子,長勢我很滿意,有啥問題給鎮上一打電話馬上就來能解決掉,預計9月中旬就能采摘了,我也種了十幾年棚了,對這兩座棚我也特別有信心。”
韓先林口中的園區是去年11月份以來,羊下壩鎮便開始謀劃在六溝村計劃建設的日光溫室暨村集體經濟產業園。

涼州區羊下壩鎮政府副鎮長常岳山告訴記者:“羊下壩鎮日光溫室暨村集體經濟產業園,占地175畝,總投資641.32萬元,資金來源于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爭取財政銜接資金282.12萬元,第二部分盤活各村村集體經濟159.2萬元,第三是引進社會資本200萬元;計劃新建日光溫室70座76777㎡,該園區于今年四月份開始動工建設,六月底全面建成。建成后,一部分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主經營,另一部分,租賃給周邊的農戶種植,達到了當年建棚、當年定植、當年收益的效果。”
羊下壩鎮還從產業扶持、技術服務、暢銷銷路等方面入手,著力打造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大棚經濟”,有效激活了村集體經濟,促進了農民增收。
涼州區羊下壩鎮六溝村村委會副主任韓高先說:“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我們六溝村在集體經濟產業園自主經營兩座日光溫室,首先這一茬種的西紅柿,預計收入可達20萬元,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激發了村干部創業干事的熱情。”
同時,該產業園通過農戶流轉土地、股金入股的形式,構建“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在有租金收益的基礎上,入園變成產業工人,實現家門口務工,同時在專業人士的帶動下,讓農戶學技術、找準定位、擴大面積、共同種植,讓蔬菜綠帶動產業興。

常岳山還告訴記者:“該園區年可實現產值600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6萬元,帶動周邊22戶農戶發展日光溫室產業,解決80多人的務工問題,達到了產業培育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戶增收三贏的目的。”
- 2023-07-25中國紅十字總會調研蘭州博文科技學院
- 2023-07-25國網甘肅電力營銷事業部:營銷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 2023-07-25興業銀行減費讓利有力度 政策宣傳有溫度
- 2023-07-25興業銀行當選為中上協ESG專委會委員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