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泰縣城出發,沿著省道217線行駛40多公里,再蜿蜒盤行22道彎,便可見山下臨街而立的景泰縣公安局黃河石林治安派出所。該所始建于2007年,是距離景泰縣城位置較為偏遠的派出所,現有民警2人、輔警4人,他們遠離家人、遠離城市,用奉獻和熱愛詮釋著人民警察的神圣職責。正是這樣的一支基層“小”隊伍,如同沉穩恬靜的黃河石林,挑起了守護一方平安的“大梁”。

深耕旅游警務 打造“看得見的安全感”
“真感謝咱人民警察,及時幫我找回丟失的手機,手機不值錢,但是里邊的信息真的很重要!”失主李女士說道。今年五月,攜一家老小前來黃河石林游玩的李女士想掏出手機拍攝石林盛景時,卻怎么也找不到手機,情急之時,在附近執行巡邏勤務的民輔警看出了李女士的“急迫”,趕忙上前詢問。在得知此情況后,民警一邊穩定失主情緒,一邊通過各種“工作群”聯系李女士途經路線的所有商家、車輛,終于在李女士之前乘坐的大巴車上找到了遺失的手機,一起小警情十幾分鐘就得到了解決。
石林所管轄區域的龍灣村位于旅游景區,作為景區派出所民輔警,工作強度更大,要求自然更高。全所上下立足旅游景區治安形勢,設置景區警務室,按照“定時巡邏、安全引導、加強防范”的原則,充分發揮警務工作前置優勢,按照“警力跟著游客走、警力跟著警情走”的思路,持續對轄區游客中心、渡口、碼頭和黃河邊等復雜場所開展不間斷巡邏,確保無盲區死角。在嚴格執行正常勤務的同時,遇到群眾求助耐心熱情幫扶、遇到突發事件立即妥善處置、遇到矛盾糾紛主動勸說調解、遇到安全隱患及時管理整改,確保做到時時見警察、處處見警車,讓游客感受到警察就在身邊,安全就在左右。

厚植為民情懷爭做“靠得住的貼心人”
“羅叔,我看苞谷長的好的很,今天除草著呢?上回給您解決的問題您還滿意吧?”田間地頭,石林所民輔警與群眾打成一片,有著說不完的話。黃河石林所在的龍灣村現有村民2600余人,企業、學校9家,因處于景區,有47家農家樂,轄區治安任務不容小覷。近年來,石林所嚴格落實上級部署,著力開展“一村一警”農村警務模式,聚焦警力配置、機制完善、部門聯動、發揮作用四個關鍵點,持續推動鄉村基層社會治理,轄區各類案件發案數持續下降,破案率持續提升,矛盾成功化解率達95%,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實現“雙提升”。
每年到收獲季,村民之間矛盾糾紛普遍較多,由于涉及經濟利益,調解難度也較大。石林所常態化落實“天天到村里轉一轉、時時到群眾家里看一看”,主動了解轄區群眾所想、所需、所急,不斷改進執法服務方式,積極發揮“同心共治理”作用,對村民反映強烈的因土地、水果收購等引發的糾紛,積極聯動村委會、綜治中心等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開展矛盾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石林所排查調處矛盾糾紛67起,村級聯調化解矛盾糾紛36起,成功化解警情類矛盾糾紛70余起,基本都在現場解決,后續回訪無反彈。
巧繪平安畫景當好“閑不住的實干家”
“咱們這個實名登記制度一定要嚴格落實,尤其未成年人入住一定要嚴格登記、強制報告,遇到拿捏不準的一定及時聯系我們”。在對石林大酒店檢查時,民警一遍遍對工作人員強調。為進一步激發“平安守護”活力,石林所依托社區警務前沿陣地,通過走訪動員和規劃布點,多層面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形成了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工作機制,切實增強了社會治安防控的整體性、協同性和精準性。
工作中,石林所堅持“人走近、事靠近、心貼近”的理念,把平安穩定當成最大的民生,在開展好派出所日常工作的同時,根據農忙特點,適時切換宣防重點,進村組、進學校、進企業、深入田間地頭,以召開懇談會、講授法制課、發放宣傳手冊提示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安全防范知識;定期對轄區酒店、農家樂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時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和治安動態,收集、分析和排查治安問題,努力將矛盾糾紛處理在第一時間,案件查處在第一時間;對突出的治安問題及時分析研究對策,采取有效防范管理工作措施,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今年以來,石林所共受理群眾咨詢70起,救助幫扶26起,調解疑難糾紛15起,接待群眾480余人次,受到了轄區群眾一致好評和廣泛贊譽。
這里有挺拔偉岸、牽人心魄的峽谷石林,有蕩氣回腸、山水相依的黃河曲流,更有扎根基層、用實干書寫擔當的公安民輔警。石林所全體民輔警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赤誠為轄區群眾守護著一片平安的凈土,如靜默的群山甘于守望與付出,如活力的河水從未停滯與懈怠。在這份慢時光中,用自己的無悔堅守換取了轄區居民和游客的安寧與祥和。
- 2023-07-31方大炭素壓型廠組織開展質量知識培訓
- 2023-07-3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智能巡檢助力電網設備防汛避險
- 2023-07-3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開啟“保電+防汛”雙保險 應對高溫“烤”驗
- 2023-07-31中國炭素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方大炭素2023年重點客戶座談會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