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付玉飛 陳小雨
沿岸樹木成林、河內水光瀲滟、倒映成趣、四季有景、游客如織……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張掖市甘州區蘆水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打卡,這種變化源于當地“黨建+河長制”的落地生根。
近年來,甘州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推動基層黨建與“河湖長制”深度融合,努力將黨建“紅色力量”轉化為河湖生態保護發展“綠色引擎”,形成“黨建引領、黨員示范、社會參與、全民呵護”的強大合力,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新實景。至目前,甘州區蘆水灣順利通過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創建抽查驗收,黑河弱水灣、潤泉湖積極創建市級美麗幸福河湖。
黨建引領,構建長效常態治理“大格局”
甘州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共建共治的河長制工作新格局。區委、區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河湖長制工作的意見》等系列制度辦法,建立健全了由30名區級河湖長、52名鄉鎮級河湖長、246名村級河湖長組成的區、鎮、村三級河湖長體系。設立河湖長公示牌136塊,明確各級河湖長任務,實現區域河長制工作責任全覆蓋。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定期開展“書記巡河”“黨員護河”等活動,把“河長制”納入黨委、黨支部考核和年終述職評議內容。積極推進河湖長制進機關、進支部、進村社(社區)“三進”機制,將“河湖管理保護”納入機關專題學習、支部專門課程和村規民約,在全區形成河湖保護和生態修復長效化、常態化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按照“區級河長1季1巡、鄉級河長1月1巡、村(社區)級河長1周1巡”巡河要求,全區累計完成巡河22858人次,完成率100%,確保全區范圍內每條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黨員帶動,注入長久強勁建設“新動能”
設立“黨員護河先鋒崗”,讓每一位黨員、黨代表、河道保潔員分別認領一段河流并明確相關職責。發揮“河長制+”更多可能。結合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將河湖長制與志愿者服務相結合,建立河道保護志愿者隊伍;將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固定為“護河日”,定期組織黨員干部、熱心群眾、河長制社會監督員合力開展護河、巡河、宣傳等活動;每年在全區各基層黨組織同步開展“保護母親河、我們在行動”等主題活動……如今,全社會關心和參與河湖長制工作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多主體協同、多要素發力的治理局面初步建立。
目前,全區共有上規模的愛心護河隊23支,民間志愿護河保潔人士300余人。2023年,甘州區各基層黨組織開展“河湖保護”主題活動200余次,參加人數達22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河道管護成效及社會效益。

榜樣領路,繪出美麗幸福河湖“新實景”
聚焦助推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工作導向,按照“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創建標準,分批分類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健康美麗幸福河湖。同時結合和美鄉村建設和地方水文化特色,因地制宜,隨地就勢,通過采取水系連通、清淤疏浚、河道清障、岸坡整治、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河湖管護、防污控污和景觀人文等措施,高標準打造了以保護原始生態為主的“生態休閑河”、結合經濟產業發展的“產業致富河”、治污清障護岸綠化的“現代景觀河”等三種模式的標準化示范河,起到了良好示范效應,深受當地群眾擁護喜愛。
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一河一策”(2023-2025)滾動修訂及河流健康評價工作,印發甘州區17條河流健康評估報告和“一河(湖)一策(檔)”實施方案。依據“一河一策”方案開展河湖治理保護工作,實施了山丹河生態治理,黑河支家崖至甘臨分界段河道治理等項目,河流生態持續改善,主要河道、水庫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超過水域功能區水質標準。
“黨旗紅”引領“生態綠”,“生態綠”繪就“幸福區”。甘州區以黨建引領河長制工作為突破口,在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突破。越來越多的居民在自家門口享受到美麗、自然的水生態環境。藍天白云,碧水綠岸,產業興旺,人娛景中,一灣灣清水帶來的幸福感,正流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 2023-10-12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保護文化遺產 推動項目建設
- 2023-10-12敦煌:打好“會展演游學”組合拳
- 2023-10-12方大炭素三季度表彰35項小改小革項目
- 2023-10-12肅北稅務:“精準服務” 助力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