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以來,靖遠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拉開帷幕,玉米秸稈打捆離田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為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該縣按照“組織服務、打包離田、綜合利用”三個全覆蓋體系,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打捆離田,支持和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對秋收后農作物殘留秸稈進行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在糜灘鎮的農田里,機械轟鳴,拖拉機牽引著秸稈打包機,進行秸稈打包作業。隨著機器駛過,田間殘留的玉米秸稈,被清理撿拾起來,收進機器尾部容器內,在擠壓捆扎后,變成一個個結結實實的秸稈壓塊從機器里“吐”出來,整齊有序地堆列在田中,隨后這些打包好的秸稈被車輛運出了農田,成片的田野瞬間干干凈凈,村民們再也不用為秸稈處置發愁了。

“以前我們的農作物秸稈燒了污染環境,堆放在村里容易腐爛變質,很是為難,現在政府出面把這個事情解決了,能做到收割一塊、打捆一塊,解決了我們農戶的心病。”糜灘鎮勝利村村民魏玉財說。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打捆離田再利用充分撿拾了拋撒散漏的農作物秸稈,減少了秸稈在田間地頭的堆積,將從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方面進行多途徑、多層次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出苗率,減少病蟲害,為群眾解決了困難,還可以避免污染和焚燒隱患,實現變廢為寶,促進環境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雙贏。
“我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生產,以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持續加大秸稈打包力度,積極推廣秸稈打捆,著力破解秋收后玉米秸稈隨處堆放、不衛生、不安全等問題,有效防止秸稈亂堆亂放引發火災事故風險,減少安全隱患,保護生態環境。”糜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唐正宗說。
秸稈“廢”變“寶”,美了環境方便了群眾。近年來,靖遠縣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夯實舉措,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宣傳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政策,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的原則,組織秸稈收儲企業做好秸稈離田工作,解決群眾犯愁的秸稈處理難題,從源頭上杜絕秸稈堆積和焚燒現象,為改善空氣質量,優化生態環境打下堅實基礎,力爭形成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助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馮文強 王馨婕)
- 2023-10-31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投資建設的武九高速高樓山隧道雙幅全線貫通
- 2023-10-31武威市文聯舉辦以學促干提魂鑄能培訓班
- 2023-10-31柳園派出所:全時空守護平安 零距離服務百姓
- 2023-10-31瓜州:深化調查研究中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