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瓜州縣公安局立足工作實際,深化警校合作共建,多措并舉,打出反對校園暴力“組合拳”。

加強教育 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有些孩子‘天真地’認為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有些孩子則把暴力當作一種‘發泄情緒’或‘樹立威風’的方式;還有些孩子主動錄制視頻、上傳網絡,將暴力行為當做一場‘表演秀’,只有在未成年人頭腦中樹立‘欺凌害人害己’‘違紀違法必究’的觀念,才能指導他們正確判斷身邊的欺凌、暴力現象,從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為滋生的土壤。”該局淵泉派出所教導員常國鋒說。
“起綽號、孤立他人算不算校園欺凌?自己或他人遭受校園欺凌應該怎么辦?”連日來,該局依托“法制副校長”工作機制,積極組織民輔警結合網絡上的欺凌事件和典型案例,從什么是校園欺凌、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發生后如何自我保護、校園欺凌涉及哪些違法犯罪活動等方面,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和生動鮮明的典型案例詳細解讀校園欺凌,引導師生們樹立法治意識,堅決抵制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發生,為同學們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此外,民輔警提醒老師及家長特別要關注學生有無學習成績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緒反常、無故曠課等異常表現及產生的原因,對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及時疏導。

重點監管 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近年來,該局運用積極教育、早期預警、現場干預、依法懲處、心理疏導等方式,重點監控學校周邊、學生上下學重要時段、學生途經重點路段,加強對重點未成年人的動態研判,對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
為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并結合轄區學校上下學實際,該局積極調整勤務模式,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開展護學執勤,以學校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在派出所對接轄區中小學,做好常規護學工作的基礎上,增派警力到轄區中小學對點支援,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定時”的原則,全面落實“護學崗”機制,做到重點時段學校門口“見警察”、主要路段“見警車”,給轄區各學校師生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有效預防和阻止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
“在上下學的時候,各個路口都能看到警察叔叔的身影,特別有安全感。”瓜州縣淵泉小學三年級學生高禾說。

懲戒教育結合 避免校園暴力擴散成網絡欺凌
“在所有‘亡羊補牢’的外援中,心理疏導和安撫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我們應懲戒和杜絕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為現象,而不是要討伐和清算一個個迷失自己的孩子。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其行為動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和幫扶,給予改過機會,避免歧視性對待。”該局七墩派出所所長黃鵬說。
聯合家校,事半功倍。該局巧借轄區中心小學召開家長會的有利時機,聯合學校、家長開展校園安全活動,教育學生識別欺凌行為,培養校長、教師、學生及家長等不同群體積極預防和自覺反對學生欺凌的意識,引導家長正確履行監護職責,幫助孩子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提醒老師不是要對施暴學生一味批判、恐嚇、全盤否認,而是要幫助他們看到自身行為的不合理之處,理解自己施暴行為的前因后果,最大限度地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努力實現校園欺凌“零事故”。
點亮一顆心靈、埋下一粒種子、守護雛鷹成長,近年來,瓜州縣公安局不斷加強警校聯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開學第一課”,讓學生“零距離”接受普法教育,為學生們站好“護學崗”,撐起“平安傘”,切實筑牢校園安全“防護網”。(姜海波 顧媛)
- 2023-11-03蘭州信息科技學院當選全國人工智能+安全(數字安全)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
- 2023-11-03蘭州信息科技學院當選甘肅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
- 2023-11-03十八洞村和“她的鄰居們”②:十八洞村:振興與共興
- 2023-11-03十八洞村和“她的鄰居們”①:十八洞村:巨變與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