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走進敦煌市黃渠鎮閘壩梁村高標準農田機采棉基地,一臺六頭大型采棉機正在地里來回穿梭著,可以看到,采棉機開過的地方,白花花的棉花便從棉稈上脫離,被“吞”進了儲存車箱,采摘、壓縮、打包一氣呵成,不一會一個圓滾滾的“金蛋蛋”便從采棉機里“吐”了出來,靜靜地“躺”在了棉田里。

“往年我們用的是三頭的采棉機,一天差不多能采200畝左右,今年我們的高標準農田機采棉基地,全部用這個頭采棉機進行作業,這種采棉機效果更好,一天差不多能采400畝地,24萬斤左右。”黃渠鎮閘壩梁村黨總支書記楊宏忠說道。
據了解,今年閘壩梁村高標準農田機采棉基地共種植機采棉3000畝,從機械進場到打包上車,整個采摘過程用了不到10天時間。閘壩梁村黨總支書記楊宏忠說,傳統種植棉花到采摘的時候,一畝地的人工費用差不多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速度還慢,現在機械化作業,只需要兩位師傅開車操作就能完成采摘,一畝地費用只需要200元,省時省力又省錢。機械化采摘棉花的推廣應用,不僅減輕了棉農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李雅楠 康志賓 楊宏忠)
- 2023-11-09平川公安交警走進社區開展宣傳活動
- 2023-11-09平川公安分局召開警媒通聯座談會
- 2023-11-09勇當時代先鋒 助力鄉村振興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駐村幫扶工作側記
- 2023-11-09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融合共建 電靚和美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