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臨夏農商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流程,加大放貸力度,為全市小微企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群眾致富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信貸支持。截至10月末,臨夏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57.4億元,較年初凈增8.72億元,增長率17.9%,增量居全市第1位。
黨建共建聚合力,雙基聯動促發展
長期以來,農村地區一直都是金融服務的薄弱區域,作為全市唯一的在各鎮均設有營業網點的金融機構,該行積極推行“黨建+金融助理”服務模式,選派4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掛職擔任全市4鎮副鎮長,25名基層網點負責人擔任35個行政村、44個社區“金融助理”。各掛職干部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積極進村入戶,全方位開展惠民政策宣講、整村授信、社保卡激活等工作,充分發揮了鎮村“金融顧問”、政銀合作“聯絡員”、“三農”發展“服務員”、普惠金融“宣傳員”、創業致富“指導員”的作用。截至10月末,已評定4個信用鎮、35個信用村,評級授信農戶16550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91.5%,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1.15億元。
近年來,折橋村大力發展以休閑農家樂為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但部分農家樂因為資金短缺,服務環境及硬件設施亟需升級。折橋鎮金融副鎮長耿平針對此情況,帶領農商銀行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為廣大農戶辦理評級授信。截至10月末,已對折橋村382戶農戶進行評級授信,授信金額7812萬元,授信覆蓋面90.01%;已用信258戶,金額6698萬元,用信率達85.87%。“農商銀行的貸款無須抵押、擔保,隨用隨貸、循環使用,自己通過手機銀行就能隨時辦理,并且利率還非常低,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打響‘魅力折橋灣’品牌。”折橋村黨支部書記馬福榮說到。
發揮機制優勢,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臨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養殖、研發、屠宰、生產、冷凍儲藏、冷鏈配送和銷售于一體的肉制品資深加工企業。年屠宰牛數量8萬頭,年交易活畜30萬頭(只),年生產牛肉能力達8000噸,全年銷售收入4.3億元。該公司從成立到發展壯大,都得到了該行的信貸支持,2023年3月,為更好地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該行以優惠利率向該公司發放貸款7000萬元,幫助企業與56戶農戶簽訂幫扶協議,與7家合作社及養殖場簽訂收購協議,帶動周邊210戶農戶發展養殖產業,形成了“企業+農商銀行+合作社+養殖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獲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小微企業遍布城鄉,一頭連著經濟大局,一頭連著民生就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助力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升發展質效,近年來,該行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政府經濟工作思路和產業發展政策,持續開展“百行進萬企”“貸動隴原 惠企利民”等活動,主動對接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下調貸款利率,全力提供金融服務。截至10月末,發放小微企業貸款2343戶,余額34.67億元。向華安生物、學信環保、佳潤食品等10戶“5540”百億工業企業發放貸款3.2億元,向天元萬達、河州鴻瑞、百花家園等10戶“十百千萬”商貿企業發放貸款1.45億元,向佳家味、泉乳、主慈腸衣等7戶“專精特新”企業發放貸款2.03億元,向陽光智家等4戶“一帶一路”企業發放貸款8000萬元,向清源、俊林、佳源牧業、三誼等10戶企業發放牛羊產業貸款1.69億元。2023年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114個BP,累計讓利1706萬元。
激發創業活力 促進富民增收
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八坊十三巷是臨夏市充滿地域特色的古街區。街區內多為經營民族美食、民族服飾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商品的店鋪。旺季時,街區內游客絡繹不絕,堪稱臨夏市的文化旅游地標。馬孝山是住在臨夏市八坊街道的居民,看到許多鄰居在八坊十三巷經營店鋪,日子越過越紅火,他也萌生了開店創業的想法。馬孝山計劃開一家民族特色小吃店,但是缺少啟動資金讓他犯了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該行有創業擔保貸款。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申請了貸款。該行為馬孝山發放了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幫助他開起了小吃店,實現了他的創業夢。
作為政策性貸款的主要承辦銀行,該行充分發揮點多面廣、貼近群眾、人緣地熟的優勢,及時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匯報對接,積極了解群眾需求,及時給予信貸支持。特別是從2020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開始,安排50名客戶經理進村、進社區、進商鋪,宣講貸款政策,收集貸款信息,努力做到應貸盡貸。截至10月末,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909筆,金額11.95億元。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3597戶,金額1.79億元。
加大項目對接,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發展作用
近年來,臨夏市委市政府將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千方百計抓招商、集中精力抓項目、大干快上抓建設,以大項目帶動大建設,全力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該行緊盯市委市政府推進“五大振興”、打好“四個攻堅戰”、聚力“五大園區”建設的戰略目標任務,重點關注重點投資項目清單,全面加強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產業發展、民生基礎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等領域項目對接,全力給予信貸支持,助推項目落地實施。目前主要支持項目有:百益集團7000萬元,盛河城投環保新型綠色建材項目2800萬元,華誼兄弟星劇場2300萬元,道合集團6800萬元,天元樹莓基地2400萬元,星源花卉2000萬元,山河農業1000萬元。
“當前,臨夏市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正朝著實現‘十大變化’的目標闊步前進,重大項目接連上馬,特色產業蓬勃興起,融資需求更加強烈,為政銀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舞臺,臨夏農商銀行將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進一步用好用足各項金融政策,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為臨夏市打造魅力花都、建設公園城市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該行黨委書記、惠偉說。
扛牢政治責任,全面穩企紓困
臨夏市長榮副食品綜合市場是我州唯一的大型副食品批發市場,現有商戶二百多戶,經營區域輻射臨夏甘南兩州。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5月該公司兩筆2200萬元貸款即將到期,按時還款存在一定困難。該行了解此情況后,及時安排工作人員為該企業辦理了續貸,并降低利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沒想到在臨夏農商銀行辦理續貸手續這么方便,貸款到期當天就完成了審批和續貸。”臨夏市長榮副食品綜合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長青興奮地表示,“以往轉貸,我們資金籌措壓力很大,這下真的太方便了。”
臨夏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穩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自去年以來先后以優惠利率推出“復工復產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實體經濟紓困發展。截至10月末,累計發放專屬信貸產品838戶,金額3.76億元。同時針對受困企業,保持信貸支持穩定,不抽貸、不壓貸,及時給予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安排,并合理降低利率。2023年累計對130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實施延期還本共計6.03億元。該行董事長惠偉介紹,臨夏農商銀行將繼續立足“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地方經濟”市場定位,緊緊圍繞臨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小微企業等方面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臨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建設幸福美好新臨夏貢獻“農商力量”。
- 2023-11-10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以心暖“新” 貼心金融服務助力新市民安居樂業
- 2023-11-09文明餐桌引領瓜州新“食”尚
- 2023-11-09臨澤縣倪家營鎮:扎實推進戶改廁工作 營造整潔人居環境
- 2023-11-09國網甘肅電力計量中心:實現時間頻率高準確度遠程校準與溯源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