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砥礪奮進向未來 改革發展譜新篇——寫在甘肅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成立十八周年之際

2023-11-30 09:36 來源:中國甘肅網

  18年不斷發展,18年奮楫篤行;18年櫛風沐雨,18年初見彩虹。

  省農信聯社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監管部門的科學指導下,深耕“三農”沃土,堅守支農支小定位,全力打造有溫度、有情懷、接地氣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先后11次榮獲“省長金融獎”。

  18年來,省農信聯社先后創新推出“鄉村振興貸”“富民產業貸”“脫貧人口小額貸”“新市民貸”等一系列惠民信貸產品,有效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省農信聯社提出,“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甘肅農信的價值坐標和行動遵循”。如今,“紅馬甲”“穿草鞋”“沾泥土”已成為甘肅農信的“代名詞”。

  截至2023年10月末,省農信聯社下轄83家行社,共有營業網點2012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5900億元,是2005年末的20倍。各項貸款余額達到4045.3億元,是2005年末的15倍。其中,涉農貸款余額達到2527.5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的31%;農戶貸款余額達到1784.8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的65%。累計服務小微企業72332戶,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57.2億元,占各項貸款的38%。

  強化黨建引領 涵養農信新風

  省農信聯社成立于2005年11月22日,是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依法承擔對全省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

  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文永在榆中縣馮灣村李興旺家中了解農戶貸款情況

  近年來,省農信聯社黨委樹立“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迎難而上做好工作,各項業務呈現出了穩健發展的好勢頭。2021年12月,省農信聯社黨委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目標導向,提出“強黨建、促發展、化風險、嚴整改、抓合規、增效益、真關愛”21字工作總要求,以高質量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在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上下功夫,開創了黨建工作新局面。截至今年10月末,甘肅農信黨員人數達到員工總數的50.8%。

  加強政治建設,著力凝心鑄魂。省農信聯社黨委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組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基層行社理(董)事長在華為深圳坂田培訓基地參加甘肅農信管理提升研修班。開辦農信大講堂、“農信i學習”,開展“送教下行社”活動。全面推進領導干部“進網點、站大堂、提服務”活動,持續開展“進千企、走萬戶”活動,著力培育員工市場、競爭、效益、成本意識,倡導永葆“穿草鞋”本色,大力弘揚“背包銀行”精神,全面鞏固“三農”血脈聯系。

  加強黨建統領,夯實工作基礎。對標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30項重點任務,細化落實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每年年初召開黨建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年黨建工作;每季度召開專題黨委會,查擺黨建工作問題,提出整改落實措施;每年年底組織召開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推動抓黨建工作走向嚴緊實。對標銀行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制定《甘肅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實施辦法(試行)》和《前置研究事項清單》等制度,明晰“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內容、規則和程序,落實決策事項清單化管理,充分發揮黨委在改革發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修訂完善《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試行)》,全面落實“五個全面”黨建工作任務目標,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

  加強隊伍建設,增強發展后勁。省農信聯社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鮮明提出“樹牢為農助農服務理念、打造適農興農金融產品、鞏固拓展聯農惠農抓手、建強知農愛農員工隊伍、躬身做深做實整村授信”,實行組織、人員、產品、項目、貸款、考核向服務“三農”傾斜。出臺《甘肅農信員工職級管理指導意見》,建立員工職務與職級“雙通道”晉升機制。大力實施人才強社,堅持社會招聘、市場化選聘引進、培養儲備、知識更新、學習鍛煉五大人才培養儲備方式,加快培育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增強甘肅農信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后勁。

  堅守主責主業 服務隴原發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主動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自覺服務“四強”行動,秉持農村金融主力軍、鄉村振興排頭兵、普惠金融領跑者的職能定位,在支持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方面主動作為,著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通過構建“三農”工作“1+N”服務體系,全面推動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網絡金融、零售業務、運營管理、科技賦能齊頭并進,為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農信力量。

渭源縣聯社負責人在甘肅國豐種業有限公司了解馬鈴薯原原種生產銷售情況

  服務脫貧攻堅勇挑重擔。黨的十八大以來,省農信聯社不斷強化金融服務,重點支持“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發展,累計向甘肅省“兩州一縣”和省列18個深度貧困縣發放貸款1827.05億元。臨夏縣聯社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臨洮農商銀行等11家單位和5名工作人員分別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自2021年起,省農信聯社主動承擔起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用貸款的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截至今年10月末,累計投放脫貧人口小額貸款450.6億元,惠及農戶93.2萬戶,脫貧人口小額貸款余額達到203.1億元,惠及41.9萬農戶,占全省金融機構的84%;2023年凈增65.1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的90%以上;2022年末余額137.8億元,新增83.3億元,余額和增量均居全國首位。

  支持“三農”發展一馬當先。省農信聯社持續將金融資源向“三農”領域傾斜,以農業特色產業、綠色生態產業和區域特色農產品為主攻方向,深入開展進農村、進園區、進企業、進農戶活動,積極拓展“首貸客戶”群體,通過“富民產業貸”“興隴合作貸”“六通六寶”專屬信貸產品,積極支持“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農產品不斷發展壯大。全面實施業務全流程線上改造工程,實現“農小貸”“背包銀行+掌上銀行”自動評級授信,推出“興隴e貸”“手機支付”“智慧場景”等系列線上產品和業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業務解決方案。截至今年10月末,累計發放“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貸款2387.63億元,農戶小額信用貸余額達到546.7億元,線上信貸產品“興隴e貸”注冊人數161.73萬人、授信總額293.25億元。

  助力鄉村振興主動作為,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省農信聯社大有可為。持續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推廣力度,著力提高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覆蓋面、用信比。省農信聯社緊盯各縣(區)為支持農戶發展產業出臺的貼息和風險補償政策,從促進農戶降低融資成本和推動農戶貸款有效投放的雙贏角度出發,堅持一縣一品。圍繞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將支持農戶創業就業和發展農村新業態作為重要著力點,貼緊返鄉農民工、網絡商戶、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等主體需求,將政策性創業貸款用足用活。關注“新市民”客群,堅持“農戶走到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主動對接落實脫貧人口小額貸款政策,突出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等重點人群鞏固脫貧成果的需求,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支持鄉村建設,繪制美麗宜居畫卷。省農信聯社緊盯“5155”鄉村建設行動、農戶安居工程,全面參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建設領域房、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力推廣“政府+銀行+農戶”三方聯動和“安居貸”融資模式,支持農戶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入園、原址重建等項目。充分滿足鄉村休閑旅游、特色旅游村鎮、農家樂、精品民宿等融資需求。積極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等項目。

  全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圍繞“2512”龍頭企業引培提升行動,省農信聯社抓住龍頭企業上聯市場銷售,下聯合作社、農戶的功能優勢,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重點培育壯大當地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龍頭企業,集中力量支持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全產業鏈鏈主企業。堅持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支持鄉村振興的著力點,持續推進“甘農貸”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研發“興隴知識產權貸”等信貸產品,積極開展“三權”“三產”“三活”抵質押業務和農業供應鏈金融業務,不斷深化與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業務合作,大力推進“興隴快貸”“農擔直通車”“農擔產融貸”業務,著力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截至今年10月末,省農信聯社在全省23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貸款余額達969.6億元,較年初凈增61.6億元;在16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貸款余額達925.3億元,較年初凈增65億元;特色農業產業振興貸款余額達881.2億元,較年初凈增56.2億元。

  完善監督機制 確保穩健經營

  省農信聯社制定《甘肅農信“十四五”規劃》,積極探索管理有方、治理有效、監督嚴密、機制健全的治理體系,為穩健經營保駕護航。

  健全完善法人治理機制。省農信聯社健全完善黨委會領導下的“三會一層”法人治理結構,持續推進管理、風控、股權、監督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銜接融合經營決策、風險管控、內控合規、審計監督、運營管理等業務條線,形成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四位一體”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綜合治理效能。

  健全完善合規機制。省農信聯社出臺《合規建設三年規劃》,加快推進“合規文化、合規組織、合規制度、合規風控、合規問責、合規科技”六大體系建設,選樹合規管理先進集體、合規標兵,將合規經營成效與干部提拔任用、績效考核、評先選優全面掛鉤。強化制度建設,堅持“制度先行、配套適應”原則,修訂《甘肅農信員工行為準則》,強化新業務新產品流程審查與評估,推動合規風險點與管控措施有效嵌入。持續推進制度管理建設,強化新業務新產品流程審查與評估,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和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推動審前準備、現場審計、后續整改、案件移送等全流程管理,建立健全監審聯動機制,不斷提升審計監督質效。

  構建聯農惠農發展載體。省農信聯社選派金融助理4938名,覆蓋全省86個縣區、1230個鄉鎮、街道,配合完成整村授信6572個、創建信用村1058個、社保卡激活50.4萬張,推動完成優質項目和企業授信70.04億元,落實優質項目和企業融資36.2億元,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務進農村農戶、園區商圈、工廠車間、街道社區的工作格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得性持續提高。

  堅持科技賦能 積蓄發展潛力

  省農信聯社充分發揮“大平臺+小法人”的優勢,始終把科技賦能作為業務轉型發展的長遠之計和治本之策來抓。

  信息化建設步伐持續加快。省農信聯社從2006年起開始推進信息化建設,2007年建立綜合業務系統,實現了全省2300多個網點的數據大集中。此后,相繼完成了現代化支付系統、農信銀清算系統、信貸系統、貸記卡系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多渠道支付平臺等系統建設,由原來的單一存取款業務逐步向全渠道、互聯網業務邁進。建成了資金管理、財務管理等管理系統,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建立了業務連續性管理機制,在全國農信系統率先完成“兩地三中心”災備中心建設,獲得國際標準體系認證。為順應數字化轉型趨勢,2020年11月,省農信聯社啟動“新一代信息工程”建設,用兩年時間完成新核心系統、綜合柜面、統一支付、數據治理與數據管控平臺、數據倉庫、中間業務、內部服務網關等28個新建系統和48個優化及改造系統的建設,建成了客戶渠道服務中心、共享金融服務中心、管理決策中心、技術支撐中心和數據服務中心五大能力中心。2022年11月,新一代信息工程的投產上線,為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標志著甘肅農信數字化轉型邁出了堅實一步。

  “線上第二銀行”建設快速推進。省農信聯社推進建設以網絡金融業務為抓手的“線上第二銀行”,渠道產品日臻完善。掌上銀行迭代升級至4.2版本,推出了適老化的“桑榆版”和服務“三農”的“鄉村振興版”,總用戶達到719萬戶。支付業務迅猛發展,對接各類第三方支付機構22家,各類渠道綁卡945萬張,年交易筆數突破5.74億筆、金額3131.37億元。收單質效大幅提升,商戶達到45萬戶,建成各類收單場景4135個,關聯存款突破180億元。電子銀行替代率突破97%,科技賦能作用進一步得到凸顯。

  打造“飛天”系列特色品牌。省農信聯社以敦煌飛天元素設計甘肅農信行徽標識,做到了統一行業標識、統一對外形象、統一廣告宣傳。結合推動各行社營業網點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建設。該社將“飛天”系列品牌的建設貫穿于業務經營各方面,創新研發“飛天”銀行卡等金融產品。

  推動深化改革 創新體制機制

  省農信聯社有序完成了37家農商銀行和5家農合銀行的改制工作,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業務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加快信貸管理制度改革。省農信聯社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出臺了《信貸管理基本制度》等九項新制度,對信貸管理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審批模式改革為審批人會議審批、雙人審批、獨立審批三種,實現了審批集約化、制約化、專業化、程序化、職業化、標準化及嚴格落實信貸管理責任制的“六化一制”。

  實施攻堅化險“1246”戰略。省農信聯社加強制度設計,明確全面風險管理實施規劃和路線圖,制定《甘肅農信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方案》,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經營生態的風險管理文化。構建一個體系,夯實攻堅化險制度基礎;壓實兩級責任,推動攻堅化險上下聯動;堅持四輪驅動(清收化險、政策化險、發展化險、改革化險),凝聚攻堅化險整體合力;創新六大機制(建立監測通報工作機制、包抓包掛工作機制、溝通協調工作機制、督查督導工作機制、追責問責工作機制、考核激勵工作機制),推動攻堅化險穩步見效。

  健全完善職工關愛機制。省農信聯社黨委切實把員工作為推動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最堅實的基礎和根本性資源,扎實推進薪酬向基層一線傾斜,大力實施“五小”建設、異地守庫等民生工程,切實為員工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構建完善職工關愛機制,不斷提升員工的歸屬感。

  砥礪奮進向未來,改革發展譜新篇。省農信聯社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發展與化險并舉,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進金融創新,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為開創甘肅農信改革發展新局面不懈奮斗,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