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18日凌晨12點20集合到現在,國網臨夏供電公司城區分公司經理陳杰和他們的同事們已經在大寺廣場保電超過24小時,高強度的工作已經讓他們直不起腰來,手也有點不聽使喚,但加快搶修通電的工作卻一直沒有停過。截至20日凌晨2點,積石山大寺廣場的安置點的142頂帳篷已全部通上了電。
快速反應 趕赴受災現場
地震發生后,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第一時間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立即出動7支搶修隊伍、搶險救災人員90人、車輛16臺、發電機15臺、應急發電車2臺、應急照明設備30套、帳篷20頂趕往各個受災現場,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供電。
陳杰作為1支搶修隊伍負責人,發生地震后第一時間在群里通知單位骨干力量到單位集合,本以為他應該是最先到達的,沒想到20幾名搶修人員已早早在單位等待著。
“110千伏積石山變3516積肖線送出正常。”2時10分,震后2小時,該公司應急搶修隊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兵分多路前往震中投入到線路巡視搶修復電工作中。在大河家鎮,陳杰和同事們對進行現場實地勘察后,制定臨時供電方案,200千瓦發電車對中西醫結合醫院照明提供可靠供電,500千瓦發電車在旁邊的大寺廣場臨時醫療點的作為備用電源隨時準備接入,在為安置點提供可靠供電的同時,還能隨時滿足現場新增用電需求。
19日18時50分,“積石山縣所有受災群眾全面恢復供電,全縣電力供應平穩。”微信工作群里全面復電的喜訊已傳出。
抗震搶險 快速回復通電
面對自然災害,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7支搶修隊伍不畏艱險,對電力設施開展隱患排查。在崎嶇的山坡上、在倒塌的房屋外、在災區的最險點,處處都能看到搶修隊員們忙碌的背影。
19日上午7時,還未來得及休息的搶修隊員們在接到為三個受災群眾安置點通電的任務后,抓緊投入工作,一忙起來,他們都忘記了吃飯,直到下午4點,實在干不動了,大家圍到一起簡單的吃了幾口涼透的餅子,又開始投入到下一個應急搶修點忙碌了起來。放線、布線、接線、安裝燈頭、燈泡、插線板,一場接通電源的流水作業在現場迅速展開……
由于氣溫較冷,安置點里都生起了火爐來取暖。在為帳篷接電時,搶修隊員方正權叮囑同事們,一定將電燈線、插線板遠離火爐,避免火災發生。
“您好,帳篷里一個插排夠不夠?有什么用電需要,我們現場解決。”20日凌晨2點,在積石山縣柳溝村臨時安置點,國網蘭州供電公司搶修隊伍負責人方勇在完成安置點通電工作后,及時了解安置點群眾的用電需求。據了解,該搶修隊伍已分批次對柳溝村、大河家、大寺廣場、陳家溝5個臨時安置點247頂帳篷完成了通電工作。
“帳篷支在哪里,我們的電就送到那里!”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搶修隊員馬忠祥信心滿滿地說。
優質服務 電力保供繼續前行
“有了電,至少能給家里人報個平安。”“孩子想看一會動畫片,幸好帳篷里都安裝了插線板。”
“要隨時注意油箱油量還剩多少。”負責為積石山縣醫院保電的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搶修隊員郭志文提醒同伴李輝說道。
“現在所有的帳篷燈都亮了,手機也能充電了,你們也穿厚一點,辛苦了。”聽著老百姓一句句關心的話,在大寺廣場保電的陳杰、馮志以及現場的隊員們心中都升起一陣暖意。燈光溫暖的不僅是漆黑的現場,還祛除了冬日嚴寒。
看著災害中坍塌、損壞的房屋,搶修隊員們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災的戰斗,一面巡視排查恢復具備供電條件的線路,一面不停地為搭建的居民安置點和醫療保障點提供電力保障,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沒有一句怨言。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遠處的發電機還在隆隆作響,電力人在一次次搶險救援的洗禮中不斷前進,傾盡全力點亮受災群眾的希望。(王宇琪 火興運 孫昶)
- 2023-12-20震情不怠 守望相助——郵儲銀行志愿服務隊奮戰在抗震一線
- 2023-12-20山丹縣永寧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 2023-12-20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黨校(培訓中心)組織學習抗震知識
- 2023-12-20甘肅省全國勞動模范李宏剛赴京參加先進事跡報告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