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經濟如何發展,城鄉如何融合,都不能‘有鄉村沒鄉愁’,只有抓住偏遠山區鄉村文化振興這個魂,才能有效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4月9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駐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幫扶工作隊李坪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小龍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李坪村現有人口191戶823人,全村共有勞動力452人,輸出206人。為了讓村民記住鄉村、留住鄉愁,享受鄉村振興帶來的政策紅利和幸福生活,駐村幫扶工作隊聚焦鄉村文化建設,使村民感受到農村生活的幸福安寧。
文明實踐共參與,幸福生活“舞”起來
“明天表演的節目,大家抓緊時間再練一練,爭取給村民們留個好印象。”2月4日一大早,為了準備在大橋鎮分紅大會上的節目表演,李坪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小龍和工作隊員王吉鵬組織16位村民在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援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進行緊張的排練。
只見伴隨著歡快的旋律,舞蹈愛好者們身著喜慶的服裝,踏著矯健的步伐,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彩的舞蹈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參與此次活動的婦女是村舞蹈隊成員,成為村里文藝活動的骨干力量,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舞出了精神文明新風尚和時代變遷新生活。

“這幾年,村里經常舉辦各種接地氣的文化活動,這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暢。”村民趙淑葉說。
大橋鎮幫扶工作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黨群議事廳和黨員活動室為平臺,組織村民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共參與·幸福生活舞起來”主題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民俗活動、政策宣講、有獎問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倡議村民支持并積極參與文明鄉村創建活動,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展現新農村新變化,村民的文明素養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有效提升。
弱勢群體有照顧,志愿服務暖人心
“真是太感謝了,要不是你們幫忙收拾,家里還不知道亂成什么樣子呢!”“沒關系大叔,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村民李應奎家由于夫妻二人行動不便,耕地收入較少,生活比較拮據,被政府納入低保戶進行關懷保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駐村幫扶工作隊主動承擔起照顧困難群眾的責任,聯合村婦聯志愿者定期上門義務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村里的溫暖。
為提升困難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帶領群眾共享鄉村振興成果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組織村民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這兩天降溫了,我們到幾個孤寡老人家里去走一走,了解一下他們的身體情況,陪他們聊聊天,幫他們做一做家務。”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帶領下,志愿服務隊對特困供養戶、低保戶和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進行慰問照顧,為困難家庭落實低保、臨時救助等惠民政策,為年老體弱老人免費測血壓、剪頭發,對婦女兒童開展心理輔導、健康教育、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力所能及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
如今,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已初步形成覆蓋面廣、志愿服務內容全面、管理較為規范、服務較為靈活的志愿者組織網絡和服務網格,真心真情的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創新方法重實效,民事直說解民憂
“咱大橋鎮種花椒的人多,但成品品質不一,收花椒的商販老是壓價,要是能統一組織起來,大家一起抱團銷售,應該能多掙點錢。”在大橋鎮李坪村“民事直說”微信群,有村民提出了提高花椒零售價格的想法。看到村民留言后,駐村幫扶工作隊協同村“兩委”啟用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依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對部分村民的花椒按照市場價格進行統購,并組織對商販上門收購的花椒分品類進行統一打包銷售,最大程度保證椒農利益不受損,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得到進一步提升。

這幾年,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駐大橋鎮幫扶工作隊加入到民事直說委員會,主動承擔起村社網格員職責,通過進村入戶走訪、民事直說工作群和黨群議事等形式,打通了線上線下說事渠道,全面掌握村民訴求和動態,大事小情不出村社就能得到商議和解決。
李坪村位于高山綠林之間,轄區植被生長茂密,生態環境較好,但因地處公路沿線等原因,時有衛生雜亂的情況發生。駐村幫扶工作隊配合村“兩委”制定了環境衛生整治和長效保持方案,對村社、田間、河道及公路沿線等重點區域衛生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每家每戶簽訂環境衛生“三包”責任書。如今的李坪村,實現了村內基礎設施有人維護、庭院衛生定期保潔、文明勸導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駐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幫扶工作隊將以助力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為己任,持續鞏固幫扶效果,同步推進文化幫扶,做鄉村公共文化的建設者,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李春蓮 王吉鵬)
- 2024-04-10武威市福彩中心開展鄉鎮福彩銷售網點調研幫扶工作
- 2024-04-10華亭:社區功能室成居民“打卡”新地標
- 2024-04-10會寧公安:“三個轉變”構建“派出所主防”新格局
- 2024-04-10蘭州市城關區舉辦第七屆學術節中小學學科系列教研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