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崆峒區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第一季度崆峒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局良好,中心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08,全省排名第10名,空氣質量各項重點指標均實現同比改善,其中:中心城區優良天數為75天,PM2.5濃度為39.8微克/立方米(完成省上下達的44微克/立方米管控目標),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2名;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5名。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起好步、開好頭顯得尤為重要。連日來,全區各大建設項目全面鋪開,車輛穿梭、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工人們加緊施工,到處是一派忙碌施工的景象。項目建設要推進,揚塵治理也不能懈怠。在世紀花園D1區二期建設工程現場,放眼望去,建筑工地裸露地面全部被綠網覆蓋,施工現場工人不停地噴水除塵,灑水車定時灑水避免進出車輛產生揚塵污染。
世紀花園D1區二期建設工程項目負責人許純強說:“我們對工地四周道路進行了全方位圍擋,將施工場內道路使用混凝土硬化,坑內裸土實行全方位、百分百覆蓋,坑內作業采取濕法作業,灑水車不間斷進行灑水除塵。”
健全“治理鏈”,打好“組合拳”。今年以來,崆峒區生態環境部門聯合住建、交通、城管、環衛等部門對中心城區建筑工地、工業企業、道路保潔等領域加強防治監管,建立健全聯動機制,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提檔升級,全力守護“崆峒藍”。作為執法監管部門,崆峒區執法局積極深入各個項目建設點常態化開展日常巡查和夜巡夜查,督促工程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和“三個必須”揚塵措施,嚴防嚴控面源污染;崆峒區環衛處結合創城工作和城市更新行動,采取“白+黑”的作業模式,對中心城區進行濕法清掃作業,綜合使用人工與機械相互配合,對寶塔公園、南山公園周邊14條道路進行循環濕法清掃灑水噴霧和沖洗作業,最大限度減少路面沙塵及其停留時間,確保路面濕潤不起塵。同時,崆峒區綜合施策、持續用力,去年以來,大力推進壓煤減排工程,完成潔凈煤替代改造3230戶,771戶居民全面使用天然氣取暖。
“沒有改造之前,自己燒的鍋爐,相對來說污染比較大一點,也比較費人、費事、費力,把煤拉回來,燒成灰,還要提出去倒。改造完以后,比較衛生,安全系數也高,做飯還有其他的問題都一起解決了。”崆峒區東關街道寶塔社區居民司女士說。
春日暖陽下,走進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廠區內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在2*4500t/d生產線超低排放工程現場,高聳林立的現代化設備正在全力運轉。該工程是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響應國家節能降耗、減污降碳、環保轉型、綠色發展和智能發展等方面要求,于2022年投資4100余萬元建成的改造項目,采用SCR煙氣脫硝技術,建設兩套高溫型SCR煙氣脫硝系統,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企業脫硝運行成本,對進一步改善公司及周邊地區空氣環境質量也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
“該項目建成后,系統運行穩定,窯尾NOX穩定控制在50mg/m³以內,預計每年最大可減排NOX約1470.8噸。”平涼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環保主管張帆說。
如今,空氣質量的改善讓百姓在藍天白云下的幸福底色觸手可及。下一步,崆峒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要求,聚焦弱項短板,突出問題導向,不斷強化揚塵、工業、機動車、面源污染防治,讓藍天常在、空氣常新。
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記者:哈驥洲
- 2024-04-12“食”力出圈 平涼崆峒小泡饃“燴”就大未來
- 2024-04-12科源集團明珠舟曲公司開展安全教育持續深化“百日安全攻堅”活動
- 2024-04-11華亭:不負春光“搶進度” 聚力發展“勢不停”
- 2024-04-11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眼科專家王登廷獲評第十批“甘肅省優秀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