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一只小小的螢火蟲,在幫助別人、關愛社會的道路上,灑下自己的一點光和熱。”在日記中寫下這段話的是方大炭素焙燒廠工藝員王斌。正如他所述,王斌是一個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的好青年。從2012年第一次獻血開始,至今已累計獻血11次共計3900毫升。這個九零后的青年用1l本紅彤彤的獻血證踐行了日記中的那些話,被大家贊譽為“雷鋒式”的好青年。
說起第一次獻血的事,王斌這樣回憶,那是2012年的事,當時他22歲。一個周六下午,王斌路過紅古區一家商場門口,正好看見一輛獻血車停在路邊。獻血可以挽救生命,救死扶傷,是一件崇高的事。那一刻,這個熱血青年產生了獻血的念頭。他走進獻血車,獻出了人生第一次200CC鮮血。在接過醫生遞過來的獻血證時,醫生的幾句話深深地激勵了王斌。醫生緊緊握住王斌的手說,我代表那些受到幫助的病人、患者謝謝您,您的崇高行為為他們點亮了生的希望,好人一生平安。自己的一點付出能夠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這是一件對社會、對他人多么有意義的事啊!從此,王斌開始了他義務獻血,助人為樂的愛心之路。這一走就是12年,他用一顆樸實無華的愛心在默默奉獻著。他從2012年第一次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11次,共計3900毫升鮮血。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您看我這身體壯壯的,獻點血沒有任何問題,能幫助別人我感到挺快樂。”幾句樸實的話,展現了一個愛心小伙的生動形象。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就不易了。王斌義務獻血的事,在車間里被傳為美談,同事們都夸他是個“雷鋒式的好青年”。
同事們夸得好,王斌的確是一個有愛心、有熱情、有責任的好青年。他利用業余時間,加入了紅古安捷緊急救援隊,成為一名救援隊員,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一名大學生,有知識、有想法,有擔當,在應急、救援等工作中沖在最前面,深受救援隊同事們的器重。有一次救援隊接到一個求助電話,在大通河邊有一個行人不小心掉入河中,緊急求援救援隊。他立即帶領搜救隊的隊員趕到現場,冒著冰涼的河水,大家一起把人救上了岸。家屬激動地緊緊拉住他的手,一遍遍表示感謝。他只說了一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穿著渾身濕透的衣服離開了現場。幾年的時間里,他先后參與各種應急救援20多次,幫助的群眾數十名。他還積極參加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各種公益活動,用微薄之力向社會奉獻著一顆愛心和熱情。
熱衷于公益的王斌,在本職崗位上同樣出類拔萃,也是一名深受員工贊譽的好工藝員。從大學畢業到方大入職,僅僅四年的時間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藝員,在方大炭素石墨烯研究院、在焙燒廠工藝員的崗位上,刻苦好學,用功鉆研,先后和同事一起成功開展工藝改進、技術創新項目十多項,在崗位技術和社會公益上取得了雙進步。王斌這種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贊許,在員工中贏得了尊重和良好的口碑。(孫冬梅)
- 2024-04-22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守護油菜花開 賦能鄉村振興
- 2024-04-22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開展“踐行金融為民初心 保障婦女兒童權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 2024-04-22喜報頻傳!紅古區稅務局為“蘭稅捷辦”服務品牌添彩
- 2024-04-22視頻|2024年“村BA”球王爭霸賽 甘肅·肅北賽區火爆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