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卓尼縣大峪溝,景色秀麗,氣候宜人。走進位于扎那村的赤松茸種植基地,一股菌香迎面襲來,香氣四溢,令人陶醉。一簇簇、一堆堆圓乎乎、胖嘟嘟的赤松茸破土而出,露出紅褐色的菌帽、白白胖胖的菌株,圓潤飽滿、新鮮可愛,長勢喜人。

當前正值赤松茸第一茬的采摘期,務工群眾提著籃子穿梭在大棚地壟間和儲藏房,忙著采摘、分揀、打包、配送,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赤松茸也被稱為“球蓋菇”,是一種珍稀名貴食用菌,其鮮味獨特、營養豐富,經濟價值較高,且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維生素,深受市場青睞,因此也成為了種植基地菌類種植的首選品種。
種植基地主要由卓尼縣納朵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產運營,其生產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形式,土地流轉后的農戶離土不離家,大家紛紛來到這里打工賺錢,在家門口賺錢的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家。
“種莊稼的同時在自家門口能打工很方便,主要是隨時都能在這掙錢,也挺不錯的。”卓尼縣木耳鎮扎那村村民孫海蘭欣喜地說。
卓尼縣納朵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23年開始在木耳鎮扎那村種植赤松茸,種植面積為30畝。因產量好、效益佳,2024年擴大為100畝的食用菌產業園,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種植菌類也增多,羊肚菌、黑木耳、白木耳、金耳等品種盡在其中,基地預計吸納周邊100名群眾就近就業,年產值可達700余萬元。
該公司種植基地將采取“輪種+分片種植”的方式,以鄉村采摘游為特色,發展以觀光采摘為主的特色小農場,助推鄉村振興,帶動更多群眾增收。
“我們第一批的赤松茸已經長出來了,目前來看的話,品質是非常不錯的,同時這個菌絲長得也很不錯,估計再過個二十天就全部出菌了,到時候歡迎更多游客來納多多小農場體驗采摘。”該企業負責人張納欣說。
近年來,卓尼縣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種植水平,優化品種結構,推動食用菌產業向特色化、規?;?、產業化方向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助力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盧耀民 王海平)
- 2024-05-28國網甘肅電力兩項成果獲全國電力行業工程建設管理創新獎
- 2024-05-28國網定西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強基固本深入推進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
- 2024-05-28國網甘肅電力:精準服務 賦能綠色出行
- 2024-05-28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一項目榮獲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銀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