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瓜州,又是一年夏收時,疏勒河南岸延綿150公里的廣袤田野上,以祁連山雪水滋潤的近100萬畝農作物為底色,處處呈現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近年來,瓜州縣把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著力培育、支持、引導服務主體發展,以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為支撐,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不斷集聚,服務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

打通全流程 服務小農戶
“我家種了11畝小麥,年輕人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我們倆老人,干不動了,供銷社的托管服務幫了大忙。”鎖陽城鎮中渠村71歲村民張玉寶難掩激動的心情。
近年來,瓜州縣大力推動鄉鎮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抱團發展,實現縣域內服務資源整合,建立健全服務標準,促進行業規范發展,聚焦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各領域和耕、種、管、收等各環節,將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生產經營環節集中起來,由服務主體幫助解決,有力推動全縣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
“縣聯社積極引導各類服務主體‘握指成拳’形成合力,面向小農戶和大場大戶開展社會化服務,尤其針對無力種地、不愿種地的小農戶,通過服務兜底,幫助他們把地種好。同時,通過服務帶動,引導一批小農戶發展壯大為家庭農場,讓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路徑不斷拓展。”瓜州縣供銷聯社主任王晶晶說。
延鏈補鏈強鏈 推動全鏈條增值
瓜州縣沙河鄉萬畝枸杞種植基地正值采摘高峰期,1000多名采摘工一派忙碌。
“我種植枸杞好多年了,施肥打藥都是沙河供銷社派人技術指導,烘干銷售也全部交給供銷社,價格高于市場價格,根據現在采摘的情況,今年干果預計畝產能達到240公斤,單價在30元左右,我們家種植34畝地,畝收入7000元左右,毛收入預計23萬元。”沙河鄉臨河村枸杞種植戶楊永恒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沙河供銷社枸杞收購加工廠,負責人常文杰穿梭于晾曬場、烘干房、色選車間及各條生產線。
“從7月1日開始到現在,廠子滿負荷運轉,已經收購制干枸杞450噸,預計今年收購加工1200噸,助農增收3500萬元。”常文杰說。
沙河供銷社與寧夏天精本草生物有限公司合作,注冊生產“杞嶺”牌紅枸杞、黑枸杞原漿等高附加值產品,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帶領農民從“賣土特產”向“賣商品”轉變,構建起了枸杞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沙河、三道溝、鎖陽城等鄉鎮供銷社,堅持需求導向,積極開拓新的服務領域,大力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品牌打造、冷鏈物流、莊稼醫院等服務項目,推動服務范圍從糧棉油等大宗農作物向果藥菜等特色經濟作物拓展,從產中向產前、產后等環節延伸,穩步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創新服務內容和模式 滿足多樣化服務需求
瓜州縣供銷聯社在做好農業生產托管的同時,大力發展多層次、多類型的專業化服務,采取“農資+服務”“科技+服務”“互聯網+服務”等方式,推進技物結合、技服結合,實現創新發展。
“供銷社莊稼醫院很方便,及時開出方子,治好了玉米病蟲害。”鎖陽城鎮農豐村村民謝占明說。
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供銷社新型莊稼醫院9家,通過莊稼醫生坐堂問診、下地巡診及專家遠程“網診”等方式,累計服務群眾3.5萬余人次。梁湖鄉、瓜州鎮等基層供銷社開展“訂單種植+農產品收購+農資賒銷”服務模式,以聯農帶農利益聯結為導向,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精細化特色化,解決農民群眾及農業經營戶后顧之憂。
近年來,瓜州縣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堅持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全力推進農業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改善資源要素投入結構和質量,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轉型升級,以服務過程的現代化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高質量發展。(姜海波 楊斌社)
- 2024-08-05“蘭州啟航”大學生創業扶持行動集中評審圓滿完成
- 2024-08-05西固稅務:“開業第一課”助力新辦企業走穩“第一步”
- 2024-08-05蘭州市城關區:建設數字政府 政務服務效能進階
- 2024-08-05甘肅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2024年專業人才招聘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