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縣司法局堅持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安全穩定作為第一責任,把化解基層矛盾作為第一重點,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民樂、平安民樂奠定了堅實的基層基礎。
“一竿子”到底,調解組織建到家門口。緊緊鄉村振興建設總體布局,在10個鎮、1個社管委和172個行政村、10個社區建立“三調聯動”調解委員會216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883名,在知識產權、勞動爭議、婚姻家庭、醫療、交通、旅游、消費等重點領域,建立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19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160名。同時,結合綜治中心“雪亮工程”、110警情、12345政務服務熱線、信訪輿情等平臺,形成村、組、社區“一網管理、一鍵指揮、一線調度、一崗多責、一體推進”的“人盯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責任閉環體系,今年至目前,成功調處矛盾糾紛6929件,調解成功率為92%,有效打通司法為民惠民“最后一公里”。
“層級化”運行,調解鏈條全面優化升級。結合“三抓三促”行動,全面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權責清單和信息互通、協調聯動機制,大力推廣“調解員+網格員”雙員聯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模式,全縣448名網格員、1087名調解員常態化開展日常網格化動態巡查,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在網格、控制在網格、化解在一線。將“三官一師”進網格作為開展“主動創穩”行動,助推鄉村治理的重要載體,選派157名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下沉448個網格,深入開展“三官一師”進網格活動,建立三級服務響應機制和定時現場服務+7×24小時線上服務模式,在糾紛調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特殊人群教育引導等方面為群眾提供“一站式”“閉環式”法律服務。
“一站式”靠前,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鎮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2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點172個,積極推行“優先辦、重點辦、協作辦”的“三辦”工作法,打造“縣城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服務圈”。緊緊圍繞“三個示范區(園)”建設實際,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建成300多平米的樂民新城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對豐樂、南豐、六壩、南古司法所進行改建提升,組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法律服務團、助力園區企業發展法律服務團等5個法律服務團,深入實施涉農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開通重點群體和涉企法律服務、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創新“上門援”“微信援”“建立涉企和困難群眾案件綠色通道”等方式,全面落實法治惠民護企優商硬措施。(民樂縣司法局 王宇華)
- 2024-08-09崆峒區:家政培訓進社區 助力婦女再就業
- 2024-08-09隴南:“一河一策一圖” 化解環境風險
- 2024-08-09愛在夕陽·情暖人心——蘭州城關區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
- 2024-08-09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做好“電”文章 守護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