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臨潭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體要求,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優勢,積極探索構建“黨建+”模式,全力推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精準對接、一體推進,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按照“一鄉鎮一特色”創建要求,高標準、高品位打造了八角鎮牙扎村、冶力關池溝村、羊永鎮孫家磨村等30多個組織振興黨建品牌示范村。牙扎村探索建立黨建聯盟機制,將黨的政策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廟花山村依托天池冶海景區自然資源優勢,綻放出文旅精品之花、產業富民之花、幸福和諧之花,走出一條“花谷黨建”引領鄉村旅游發展之路;池溝村打造“黨建引領好、組織保障好、黨員隊伍好、基層治理好”的“四好”組織振興示范黨支部;關街村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通過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走鄉村善治之路,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孫家磨村探索出了“三定七包”工作法,創建了“家園情”黨建品牌,為村級組織振興黨建品牌創建積累了新經驗、趟出了新路子。
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全面推行“黨建+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功塑造了“民宿”“領頭羊”“黑金子”“田園”“非遺”“金豆”等黨建品牌,走出了一條黨建品牌引領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充分發揮中央三部委、省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多方籌措,累計扶持資金到位2.69億元,當年扶持資金到位1476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累計收入1255.72萬元,村均收入8.91萬元,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到達了67個,占比47.5%。
堅持“建、管、用”三管齊下,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全縣各村級活動場所面積均在200㎡以上。今年,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200萬,下撥縣管黨費33.4萬元對2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進行了規范化建設,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了村(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工作水平。投入500萬元建設臨潭縣冶力關鎮關街村開展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豐富紅色文化元素,增加冶力關旅游項目。
持續深化“群眾工作五個全覆蓋”行動,按照“組織共建、隊伍共管、活動聯辦、治理共抓”的原則,縱深推進支部聯建全覆蓋行動,各聯建單位選派聯建村“兼職書記”147人、“特邀委員”147人,共過組織生活79余次,到村開展關愛行動慰問關懷2100余人,召開調研座談會150場次,簽訂聯建協議147份,解決群眾訴求85件,群眾滿意度98%以上,協調村級后備干部和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到企業實踐鍛煉14人,協調安排公益性崗位10人,拉近了為民服務“零距離”。(張彩霞 陳小里)
- 2024-09-05肅北: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2024-09-05白銀:稅費支持助企馳騁綠色發展“新賽道”
- 2024-09-05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把脈問診”除隱患
- 2024-09-05國網慶陽供電公司:深夜應急搶修 守護萬家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