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蘭州市城關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縱深發展,充分運用“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抓實抓好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切實從源頭化解各類矛盾隱患,為主動創穩和強縣域、推動“七個新城關”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城關區綜治中心聚焦精細治理,扎實推進網格管理實戰化。“一網”攬民情筑牢前哨網,科學劃分1766個三級網格,不斷充實“1+4+X”網格力量,發揮物業人員熟門熟路的優勢,利用快遞員獨特的社區穿梭能力,有效延伸社區網格的“流動觸角”,及時發現并反饋各類社區問題,為網格員提供更加精準的信息支持。“兩訪”聯民心拓寬渠道網,組織社區網格員對轄區住戶及商業網點逐門逐戶走訪,詳細了解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聽取居民意見和建議,廣泛開展政策宣講、便民事項、法律咨詢及心理健康科普宣傳等志愿活動近千場次,準確把握廣大群眾實際訴求,全面提升服務居民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三為”解民憂織密責任網,聚焦群眾所盼所急,及時成立“一親三心”工作隊,組織召開社區民主協商議事會、物業和大黨委聯席會,推動解決小區內飛線充電、私搭亂建、高層住宅消防隱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轄區居民廣泛好評和一致認可。
同時,區綜治中心突出數據賦能,持續推進信息平臺實戰化。“小蘭善治”及時感知社情民意,通過大數據對矛盾高發區域、高發類型、重點事件進行分析研判,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風險防控水平。“小蘭網格”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進一步深化“網格+網絡”工作模式,讓群眾在指尖上、家門口反映訴求,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線上交流限時答復辦理,全面推動數字科技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矛盾糾紛解決從“線下跑”向“線上辦”轉變。
通過建立數字治理新機制,最大限度減少矛盾糾紛、暢通社情民意、提升服務管理水平。雁南街道雁寧路社區以社區培訓為抓手,持續抓好“民情地圖·小蘭善治”社會治理平臺的數據完善和運用工作,通過對社區網格員的培訓與指導,幫助網格員們逐步掌握平臺系統的各項功能操作,切實讓網格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在網格里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讓“小網格”發揮“大作用”。在具體實踐中,網格員一方面堅持每天入戶,在“小蘭善治”釘釘平臺填寫上報問題清單,并多次召開物業、居民代表座談會了解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與期望。另一方面通過“小蘭善治”平臺問題數據匯總,雁南街道適時對居民反映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及時幫助社區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滿足群眾需求,提升群眾滿意度。
鹽場路街道鹽場堡社區積極構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全力推進“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應用,組織社區全體網格員參加專題培訓,保質保量完成各類基礎數據錄入。網格員通過在平臺錄入“人、地、事、物、組織”數據,實時掌握轄區內各管理要素的底數和分布情況,有效實現讓社區治理數據“多”起來、“準”起來、“跑”起來,為實現精準決策和高效治理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依托“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線上通過大數據獲取關鍵人員、關鍵事件、關鍵地點,線下由網格員對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信息開展地毯式排摸,實現線上和線下治理方式高效聯動,幫助網格員及時掌握轄區狀況,了解社情民意,快速高效處理各類事件,維護一方和諧穩定。
以數據賦能為筆,繪就更精細、更精準的民情地圖;用為民初心作墨,書寫基層治理的溫暖篇章。城關區將凝聚合力、創新實干,持續打通堵點、攻克難點,不斷拓展“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功能與應用場景,讓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愈發靈敏,為城關區的高質量發展、為轄區居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 2024-12-26慶陽稅務:提升服務效能 辦好惠民利企實事
- 2024-12-26國家衛健委胃腸腫瘤診治重點實驗室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甘肅省人民醫院舉辦
- 2024-12-26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助推中藥材產業發展
- 2024-12-26郵儲銀行蘭州市分行:金融服務助力汽車市場以舊換新






